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焊缝合格标准

来源:好土汽车网
焊缝合格标准

焊缝合格级别及⽆损检测要点⼀、长输管道:

1.SY0410—98《输油输⽓管道线路⼯程施⼯及验收规范》

第7.3.2条:RT执⾏SY4056—93;UT执⾏SY4065—93合格级别:输油:P设≤6.4MPa Ⅲ级P设>6.4MPa Ⅱ级

输⽓:P设≤4MPa ⼀、⼆级地区Ⅲ级;三、四级地区Ⅱ级P设>4MPa Ⅱ级

第7.3.4条:输油管道的探伤⽐例可任选下⾯其中之⼀:100%UT后,对每个焊⼯或机组每天完成数量的5%作射线复验

只进⾏RT抽查,抽查⽐例为每个焊⼯或作业机组每天完成数量的15% 。第7.3.5条:输⽓管道的探伤⽐例:100%UT后,对每个焊⼯或作业机组每天完成数量的抽查⽐例:⼀级地区5%⼆级地区10%三级地区15%四级地区20%

只进⾏RT抽查,对每个焊⼯或作业机组每天完成数量的抽查⽐例:⼀级地区10%⼆级地区15%三级地区40%四级地区75%

第7.3.6条:抽查时,如每天的焊⼝数量⽐例达不到⽐例要求时,可以每公⾥为⼀个检验段,并按规定的⽐例数随焊随查,均匀的复验、抽查。

第7.3.7条:射线探伤复验,抽查中,有⼀个焊⼝不合格,应对该焊⼯或机组段焊接焊⼝加倍检查,再不合格,则其余焊⼝逐个RT探伤

第7.3.8条:穿越焊⼝,钢管与弯头连接的焊⼝,试压后连头的碰⼝应进⾏100%RT。

第7.3.9条:×60及以上级别管材,返修后应按《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SY/T0443进⾏渗透检查。第7.3.10条:探伤⼈员应取得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2.SY0470—2000《⽯油天然⽓跨越⼯程施⼯及验收规范》

第5.3.2条:焊缝外观检查合格之后,应进⾏⽆损探伤。焊缝⽆损探伤应符合下列规定:跨越管道环向焊缝应进⾏100%射线探伤。

对射线探伤难度⼤的个别环向焊缝部位,经有关部门共同商定可⽤超声波探伤代替射线探伤,但其数量不准超过总数10%。RT符合SY4056 Ⅱ级合格;UT符合SY4065 Ⅱ级合格⼆、集输管道:

1.SY0466—97《天然⽓集输管道施⼯及验收规范》第5.2条⽆损探伤:

第5.2.1条:⽆损探伤⼈员必须具备劳动部门颁发的Ⅰ级以上资格证,评⽚⼈员具有Ⅱ级及其以上资格;第5.2.2条:焊缝⽆损探伤必须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进⾏;

第5.2.3条:设计⽆规定时,管道环缝100%UT,每个焊⼯所焊的各类焊缝应

第5.2.5条:当RT复验不合格,应对该焊⼯所焊该类焊缝按原射线探伤复验数量补充探伤,仍不合格,停⽌其⼯作,并对其于焊⼯所焊焊缝进⾏100%RT 复验。

第5.2.6条:⽆法参加强度试压的碰头“固定⼝”焊缝,应进⾏100%射线探伤。2. SY0422—97《油⽥集输管道施⼯及验收规范》

第6.4.2条: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对每个焊⼯所焊的各类焊缝进⾏⽆损探伤。设计压⼒⼤于1.6MPa的管道环焊缝宜选⽤射线探伤,当设计⽆规定时,其探伤数量和合格级别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于RT数量。当选UT时,应对探伤部位作RT复验,复验数量为规定探伤数量的5%,且不得少于⼀条焊缝。第6.4.4条:RT执⾏SY4056,UT执⾏SY4065。

第6.4.5条:注⽓管道焊缝除执⾏上述规定外,合格级别为Ⅱ级,不准有未焊透缺陷。当选UT时,应对UT部位做20%RT复验。第6.4.6条:NDT,对每个焊⼯按表6.4.2⽐例进⾏探伤,且不少与⼀条。如不合格,应对该焊⼯的该类焊缝按原检查和复验数量及探伤⽅法进⾏补充探伤,若仍不合格应停⽌⼯作,对其余焊缝全部探伤。

第6.4.7条:不合格焊缝必须进⾏返修,返修后应采⽤同样探伤⽅法和合格级别进⾏复验。同⼀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返修记录应归档。如仍不合格,应割⼝重新组对,割⼝位置距焊缝不得⼩于5倍管壁厚度,且不⼩于50mm。第6.4.8条:从事管道焊缝⽆损检测⼈员,必须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与其⼯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第6.4.9条:凡经⽆损探伤的焊缝必须在竣⼯图上或交⼯资料上标明三、⽯油天⽓站内⼯艺管道

SY0402—2000《⽯油天然⽓站内⼯艺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

第5.4.2条:焊缝外观合格后进⾏⽆损探伤。RT执⾏SY4056,UT执⾏SY4065。第5.4.3条:⽆损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规定,应按下列规定执⾏:

1.管道对接焊缝⽆损探伤检查数量及合格等级应符合表5.4.4规定。2.穿越站场道路的管道焊缝,试压后连头的焊缝应进⾏100%射线照相检查。合格级别应符合本规范表5.4.4的规定。

3.不能进⾏超声波或射线探伤的部位焊缝,按《⼯业⾦属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GB50235进⾏渗透或磁粉探伤,⽆缺陷为合格。

个焊⼯或流⽔作业组每天复验或抽查的⽐例应⼤致相同。

第5.4.6条:不能满⾜质量要求的焊接缺陷的清除和返修应符合《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1995第10章的规定。返修后的焊缝应按本章有关条款进⾏复验。四、圆筒储油罐

GBJ128—90《⽴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施⼯及验收规范》第六章、第⼆节焊缝⽆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第6.2.1条:从事油罐焊缝⽆损检测⼈员,必须具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与其⼯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第6.2.2条:σs>390MPa的钢板,焊后24h后⽅可探伤。

第6.2.3条:罐底焊缝应进⾏下列检查:

1.所有焊缝⽤真空箱法进⾏严密性试验,负压不准低于53kpa,⽆渗漏为合格。

2.Σs>390MPa的边缘板对接焊缝,在根部焊道焊接完毕后应进⾏渗透探伤,在最后⼀层焊完后,应进⾏渗透或磁粉探伤。

3.Σs≥10MPa罐底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外端300mm范围内应进⾏射线

探伤;T为6—9mm的罐底边缘板,每个焊⼯施焊的焊缝,应按上述⽅法⾄少抽查⼀条。。4.板底三层钢板、重叠部分的搭接头焊缝和对接罐底的丁字焊缝的根部焊

道焊完后,在沿三个⽅向各200mm范围内应进⾏渗透探伤,全部焊完后,应进⾏渗透探伤和磁粉探伤。第6.2.4条:罐壁焊缝应进⾏下列检查:

1.纵向焊缝,每⼀焊⼯焊接的每种板厚(板厚差不⼤于1mm时可视为同等厚度)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射线探伤。探伤部位中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且每台罐不少于2处

2.环向对接焊缝,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RT。以后对每种板厚在60mm及屈数内任取300mm进⾏RT。以上检查均不考虑焊⼯⼈数。

3.底圈壁板当T≤10mm时,应从每条纵缝中任取300mm进⾏RT;当板厚10<T≤25mm时,应从每条纵缝中任取2个300mm进⾏RT,其中⼀个靠近底板。

4.25<T≤38mm的各圈壁板,每条纵缝应全部进⾏RT;厚度T>10mm壁板全部丁字焊缝均应进⾏RT;5.除丁字焊缝外,可⽤超声波代替RT,但其中20%部位应采⽤RT复验。

6.RT或UT不合格时,应在该探伤长度的两端延伸300mm作补充探伤,但缺陷的部位距离底⽚端部或UT检查端部75mm以上着可不再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探伤结果不合格时应继续延伸进⾏检查。第6.2.5条:底圈罐壁与罐底的罐内⾓焊缝,应进⾏下列检查:

1.当罐底边缘板的厚度T≥8mm,且底圈板T≥16mm或屈服点>390MPa的

任意厚度钢板,在罐内及罐外⾓焊缝焊完后,应对罐内⾓焊缝进⾏渗透或磁粉探伤。在油罐充⽔试验后应采⽤同样⽅法进⾏复验。

2.σs>390MPa的钢板罐内⾓焊缝初层焊完后,还应进⾏PT

第6.2.7条:σs>390MPa的钢板上或T>25mm的普通碳素钢及低合⾦钢板上的接管⾓焊缝和补强板⾓焊缝,应在焊完后或消除应⼒热处理及充⽔试验后进⾏PT或MT。第6.2.9条:焊缝NDT⽅法及合格标准,应符合:

1.RT执⾏GB3323—87 Ⅲ级为合格标准。对T>390MPa或T≥25mm普通碳素钢或T≥16mm低合⾦钢板,Ⅱ级为合格标准;2.UT执⾏JB1152—81 Ⅱ级为合格标准;3.MT执⾏常压钢制焊接油罐技术标准规定;4.PT执⾏常压钢制焊接油罐技术标准规定。

第2.05条:油罐底圈和第⼆圈壁板的钢板,当厚度≥23mm时,按ZBJ74003—88检查Ⅲ级合格标准。对屈服点⼩于或等于390MPa的钢板,应取钢板张数20%抽查,当发现不合格应逐张检查;对屈服点⼤于或等于390MPa的钢板,应逐张检查。五、锅炉压⼒容器:

执⾏《压⼒容器》GB150 《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件规定等。六、天然⽓净化装置

执⾏《天然⽓净化装置与管道安装⼯程施⼯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及设计⽂件规定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