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第4期 鹅的常见疾病防控 近年来,随着工厂化、现代化养鹅业的发展,预 防和控制鹅病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有效防控鹅 病,是养鹅生产成功的重要保证。一旦发生鹅病,轻 者影响鹅群健康,重者可导致发病死亡。因此,养鹅 场户必须高度重视鹅病防控工作。 1小鹅瘟 该病系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小鹅均 易感染发病,尤以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 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左右。 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食,排灰白色粪便,脱 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发病后5~8 h 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控措施:一是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工作,一 旦发现病鹅应及时隔离,严格消毒,防止污染环境。 二是刚孵出的雏鹅每羽可注射高免血清1 mL预防, 一旦发病可皮下注射1.5 mL进行治疗。三是种鹅 可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或鹅胚弱毒苗 100倍稀释液1 mL,也可用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 鼻免疫。 2小鹅流行性感冒 该病由鹅流行性感冒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 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 减退、流鼻涕、腹泻、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 羽毛松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控措施:一是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做好防寒保 暖工作,育雏期最初1~5 d内要求育雏温度保持在 26~28 c【=。二是病鹅每kg体重可用青霉素4万单 位或磺胺噻唑钠等药物治疗,磺胺嘧啶片每羽每次 0.25片,一次内服,敌菌灵按鹅体重每 30 mg,一 次内服。每天2次。 3 曲霉菌病 该病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是一种常见 的霉菌病,发病率高,可引起鹅群大批死亡,尤以雏 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 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腹泻, 衰竭死亡。 防控措施:一是严禁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 舍应严格消毒,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二是多雨潮湿 季节,每羽雏鹅每天可用制霉菌素2~3 mg,拌料饲 喂,连用3 d,停用2 d,再连用2~3个疗程。治疗时 可用量加倍。三是可用硫酸铜水溶液,浓度1: 30000,饮水内服,连用3~5 d。 4鹅卵黄性腹膜炎 该病又称鹅蛋子瘟,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产蛋 母鹅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鹅精神沉郁,离群独 处,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蛋白,发 臭,停止饮水,病程2~6 d,衰竭死亡。 防控措施:一是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 二是抗生素治疗。可按每kg体重用链霉素5O一 200 mg,卡那霉素l0~15 mg、壮观霉素30—40 mg, 一次肌注,每天2次。也可用呋喃唑酮每羽25 mg, 拌料饲喂。三是本病流行地区。种鹅可用卵黄性腹 膜炎弱毒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效果良好。 5禽霍乱 该病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小鹅很少 发生该病,多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 高峰期。最急性型病例,患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 状;急慢性病病例,病鹅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 减退、离群、闭目、羽毛松乱、口鼻流粘液、排黄绿或 灰白色稀粪,粪便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 麻痹死亡,死亡率5O%一8O%。 防控措施: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禽 霍乱弱毒疫苗,效果良好。二是一旦发现病鹅应立 即隔离进行无害化处理,鹅舍用具彻底清理消毒。 严防污染环境,传播疫病。 6绦虫病 该病是由绦虫寄生于患鹅小肠所致,多发于15 —90日龄的小、中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不良,排 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 伸颈张口,双脚乱刨,衰竭死亡。 防控措施:一是鹅群应每年春、秋驱虫2次,粪 便集中经无害化发酵处理。二是可用槟榔按每kg 体重0.5~0.75 g,水煎取汁喂服;或用南瓜籽粉按 每 体重2O~30 g,拌料喂服。 7鹅口疮 该病又称霉菌性口炎,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病鹅 2017年第4期 浙江畜牧兽医 49 家兔脚皮炎的防控 家兔脚皮炎病是养兔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常 见病,是指家兔后脚、前脚踏地部位的皮肤发炎,尤 以后肢发病最为常见。 1发病原因 4治疗方法 一是可在患有脚皮炎的兔笼内放垫一层清洁消 毒后的青干草,厚度10 cm以上,每天更换一次。 二是剪掉患兔患部周围的脚毛,用双氧水或高 锰酸钾溶液清洗(必须清洗干净),在涂擦红霉素软 膏或青霉素后,同时内服抗菌消炎药,每日一次,直 至康复痊愈。 该病多因兔舍笼底板不平,用材不当,棱角过于 突出而刮伤兔脚或被潮湿粪尿浸泡笼网和笼底板, 引起兔脚底皮肤发炎。尤以体型较大,活泼好动,脚 底皮毛稀软的家兔最容易发病。 2临床症状 三是可用鱼松精软膏治疗。该法简单方便、疗 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药膏配制:鱼石脂1份,精制 松香1份(研末),95%酒精1份,置于烧杯内,浴热 使之熔化搅拌均匀即可,具有附着力强、杀菌、改善 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生长等功能。 病兔脚底脱毛,皮肤红肿破溃,由伤口处向外渗 出淋巴液和血液,形成硬痂,且面积不断扩大,血液 慢慢向外渗透。 病兔经常四肢轮换踏地,呈舞蹈状,逐渐消瘦、 食欲减退,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兔常因逐渐消瘦最终 衰竭死亡。 3预防措施 使用方法:0.1%高锰酸钾或2%食盐水洗涤患部, 除去腐肉,用纱布吸干,涂一层药膏。夏季5 d 1次, 冬季7 d 1次,一般2次即愈。 四是严重皮炎,可进行包缠。涂擦碘酒进行伤 兔笼应该保持清洁干燥,笼底板必须标准、平 整、光滑。金属底板则应垫放一层竹底板或塑料底 口消毒,然后涂擦红霉素软膏,并用医用橡皮膏包裹 兔脚,覆盖伤口。 王武 131311)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邮政便民站板,以免刺伤脚底。 种兔应每隔4个月左右应用皮炎康进行一次预 防性用药。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0●<>●<>●<>●<>●<>●<>●<>●<>●<>●<>●<>●<>●<>●<>●<>●<>●<>●<>●<>●<>●<>●<>●<>●<>●<>● 生长受阻,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嗉囊粘膜增厚,呈灰 白色,有圆形溃疡,常见为膜性斑块。口腔粘膜黄 色,呈干酪样。 防控措施:一是搞好鹅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鹅群不宜过分拥挤,种蛋应严格消毒。二是口腔粘 膜溃疡可以涂碘甘油,嗉囊中可以灌人2%硼酸、饮 治疗可用青霉素10万单位,一次肌注;或磺胺嘧啶 按每kg体重30 ̄40 mg;或氯苯胍20 mg,氨丙林50 mg,一次拌料喂服。但应注意抗球虫药一般均应在 肉鹅屠宰前1周停止用药。 9鹅裂口线虫病 该病由寄生于鹅肌胃内的鹅裂口线虫引起,主 用0.05%硫酸铜溶液。三是大群养鹅可按每kg饲 要危害雏鹅。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嗜睡,发育 滞缓,腹泻、消瘦、衰竭死亡。 防控措施:一是搞好环境卫生。雏鹅与成鹅应 料中添加制霉菌素50—100万单位,连用7~21 d。 8鹅球虫病 该病由鹅球虫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多发于雏 严格分群放养,5—6 d更换放养场地1次,定期驱 虫。二是药物治疗可用左旋咪唑按每kg体重25 mg或甲苯咪唑100 mg,饮水或拌料喂服。 林漫亚 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退,精神 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粘稠,后期呈鲜红色。 防控措施:一是及时清除粪污和垫草,饲养场舍 卫生消毒工作是防控该病的最主要措施。二是药物 (辽宁省辽中县北一路75号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