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名言

来源:好土汽车网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读书贵在坚持,一曝而十寒。

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开卷有益。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

.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捷克)夸美纽斯

2.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

——(捷克)夸美纽斯

3.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饮料。”

——(捷克)夸美纽斯

4.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

——(捷克)夸美纽斯

5.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6.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美)爱德华兹

7.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美)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

8.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自传》

9.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美)爱因斯坦

10.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材》

11.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

——(美)贝斯特《教育的荒地》

12.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美)赛珍珠

13.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英)洛克《教育漫话》

14.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15.“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英)洛克《教育漫话》

16.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17.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英)罗素《教育目的》

18.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英)罗素《教育的目的》

19.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20.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英)斯宾塞《教育论》

21.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英)斯宾寒《教育论》

22.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英)斯宾塞《教育论》

23.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英)莎士比亚

25.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谬误:对女儿之教育专注意其身体,忽略其精神;而对儿子则忙于修饰其精神,而忽略其身体。

——(英)休谟

26.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27.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

到教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28.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爱弥儿》

29.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法)卢梭《爱弥儿》

30.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法)卢梭《爱弥儿》

31.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

——(法)卢梭《爱弥儿》

32.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卢梭《爱弥尔》

33.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卢梭《爱弥儿》

34.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法)卢梭《爱弥儿》

35.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法)蒙田

36.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懦弱,更为固执。

——(法)蒙田

37.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

——(法)西蒙斯

38.暖昧而散漫的教育,造就了一大堆不可靠的人。

——(德)歌德

39.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个过程。

——(德)歌德

40.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德)赫尔巴特《教育学讲义纲要》

41.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德)爱因斯坦

4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第斯多惠

43.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44.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

——(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45.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4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47.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8.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

——(前苏联)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

49.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俄)乌申斯基

50.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俄)乌申斯基《<儿童世界>初版序言》

5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5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春秋)孔丘《论语•公冶长》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丘《论语•雍也》

5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明)王守仁

56.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陈鹤琴《家庭教育》

57.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陶行知

5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

——陶行知

59.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

60.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

4月8日,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日本高中生上课时打盹的比例最高,达45%,而中国学生打盹的仅有4.7%。(《法制晚报》4月9日)

如果按照一个班50人计算,在日本的高中课堂上22人打盹,而在中国只有2个人打盹。就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高中生太爱学习了,如报道所言,这充分反映出日本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中国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是最积极的。

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真实

---诚信

4月8日,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日本高中生上课时打盹的比例最高,达45%,而中国学生打盹的仅有4.7%。(《法制晚报》4月9日)

如果按照一个班50人计算,在日本的高中课堂上22人打盹,而在中国只有2个人打盹。就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高中生太爱学习了,如报道所言,这充分反映出日本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中国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是最积极的。

各大论坛的相关帖子,就对这个超低的打盹率表示怀疑。这有两种可能:第一,采样不科学,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是课堂上不打瞌睡的优秀学生;第二,中国学生接受调查时说谎了。

为什么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真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