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产生的背景:
崇明是我国的第三大岛,有着“东方明珠”的美誉。海岛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世世代代善良勤劳的崇明人民耕耘、劳作,积淀了古老而浓郁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慢慢的淡化和消失。扁担戏、崇明山歌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遥远了,所以,让孩子了解家乡的文化,感受家乡的美好,是我们开展绿色课程的主旨。通过整合、挖掘我们身边的各类资源,以崇明民间特色戏——扁担戏为切入口,在操作、发现的过程中,探究体验崇明乡俗无穷的乐趣,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 实录一:崇明扁担戏
“要看戏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满脸的兴奋挂在脸上。只见一位民间艺人挑着一根扁担,两头挂着两个箱子,慢悠悠地来到小朋友中间,他用娴熟的动作自创、自演、自导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他们被这种有趣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住了。刚表演完一群孩子就围着老艺人问这问那,卯卯说:“这是什么戏,我以前从来没看过?”“这些小木偶是怎么做出来的?”泽泽问。晓晓说:“这是怎样表演的,让我也来试一试”。在民间艺人的帮助下,孩子们来到幕后进行了大探秘,有的摆弄木偶,有的敲着铜锣,他们一边看,一边想,还有的竟然象模象样的表演起来。一阵的敲打之后,他们探索到了扁担戏的秘密,也过了一回表演瘾。孩子们兴奋极了,拉着叔叔和心爱的小木偶一起合影,看!他们多么神气。看完扁担戏,一连几天,孩子们都在讨论关于扁担戏的话题,为了让他们有自主表演的空间,我们给他们创设了彩色屏风,孩子们可喜欢这个小天地了,每天他们挑着小扁担,自己搭建小舞台,收集小木偶,自己创编小故事,忙的不亦乐乎。通过几次的表演,孩子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他们除了自编、自导以外,在语言上也有了创新,把崇明话融入到表演中。使表演有趣、幽默,更富有生气,难怪爱看木偶戏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有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表演之中。现在,我们班的特色扁担戏已变的越发成熟,相信未来还会演的更好。
崇明扁担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深深的感染了孩子,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1
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创设条件,支持、鼓励幼儿自由的发现、自主的探索,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顺应了孩子的发展、满足了孩子的需要,更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实录二:灶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沐浴着美好春光的日子里,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走出了园门,来到了乡村,对绿色课程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乡俗文化的探索兴趣。
钮润鼎家到了,好大的院子,好高的楼房,厨房有二个,其中一个正在忙着为我们自制着农村特色的小吃“草头烧饼”,一股清香的味道直扑我们的口鼻,谗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当鼎鼎的爸爸、奶奶端来热气腾腾的“草头烧饼”时,什么礼貌待人、礼貌用语呀等等,早忘得一干二净,一哄而上。好香的饼,好好吃呀!,我们做老师的也急急的拿起了烧饼,与孩子们一起贪吃了起来。
呀!鼎鼎家的炉灶上,有山有水,还有好看的花呐!陈文捷发现了新大陆,大声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灶花,别忘了今天的主要任务哦!“寻找灶花”吃完烧饼,鼎鼎的爷爷,带领着我们走进了他们的邻居家里,看见了不同的灶花,有牡丹花、有喜鹊、有鲤鱼跳龙门、有仙鹤、有七匹骏马、还有长寿老爷爷等等。就是一个灶头上,就充满了艺术的芬芳,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乡俗文化的富裕,激发了幼儿喜爱乡俗文化的情感。这一天,孩子们就在鼎鼎家吃了农家饭,灶头上烧出来的饭就是好吃,个个都象“饿狼”,平时宁宁、晓晓胃口不怎么好的也吃了一大碗。
回到幼儿园,为了让幼儿的艺术再现能力得到发展,我们组织了幼儿画灶花的活动,真是出乎预料的成功,豪豪的七匹骏马,宁宁的鲤鱼跳龙门,卯卯的梅花枝头上的小喜鹊,泽泽的牡丹花,每幅的画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地表现了出来。这次活动很成功地激发了幼儿探索乡村文化的兴趣。
也是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开展绿色课程,一定要有意识的,积极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乡俗文化 ,我们教师将为着力培养幼儿爱家乡,整合乡土资源,为宏扬崇明文化而耕耘作为。 实录三:崇明山歌
2
崇明山歌对年轻人来说已很生疏,别说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了。特别在城市里,基本上已听不见了。这次,我们开展了绿色课程,挖掘具有乡俗文化的扁担戏、灶花、同时也挖掘出了崇明山歌。
那次在乡下寻找灶花时,不经意间,听见了一个乡下老爷爷正唱着崇明山歌,孩子们感到很惊奇,问我:“老师,这个老爷爷唱的是什么歌?”刚开始,我只是感到很好笑,刚要说不知道时,突然我意识到,这就是崇明山歌呀!也是乡俗文化的一种伟大文学史啊!我连忙告诉幼儿,这就是崇明山歌,赶快请教那个老爷爷,你唱的是什么内容。老爷爷笑着说:“这是我瞎唱的,看见你们城里小人来我们乡下,我的心里高兴呀!”
后来经过我们了解,崇明山歌一般多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如:经验世故、人生悲欢、生活哲理和家庭伦理等。为了使幼儿易懂、易学,我们归纳为三种。第一:崇明人在劳动时唱山歌,可以发泄劳动时的劳累。第二:是用于打节奏,便于行动一致。第三:鼓励大家一起用劲道。为此,我们即时生成了一首“打夯歌”:“造船砌屋大事体呀,杭育!我俚大家来帮忙呀,杭育!石镬扶得正呀,杭育!绳子拉得紧呀,杭育!一镬又一镬呀,杭育!大家用劲道呀,杭育!墙沟砌得深呀,杭育!房子高又牢呀,杭育!杭育!杭育------!”。
孩子们被这独特的调子,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非常乐意学。瞧!宋语凡、李佳恒、周憬唱得多起劲,但我也同时发现,因为现在的孩子看见的多是机器打桩盖楼房,很难体会到什么是“冲石镬”这古老的盖房艺术,虽然能跟着学唱山歌,但并不真正理解歌词内容,怎么办?通过思考,我们用废旧纸箱自制了“石镬”,这下好了,在模仿劳动“冲石镬”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理解了歌词内容,同时也明白了崇明山歌的伟大之处,更使幼儿感知了崇明乡俗文化的优秀。为此,增进了幼儿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
作为我们崇明人怎样使崇明山歌发扬光大呢?我想既然我们知道了崇明山歌的形式,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何不把与幼儿生活有关的人和事编成山歌呢?通过仔细观察,现在的幼儿在浪费粮食方面很严重,由于挑食的原因,每次午饭总有剩饭菜的幼儿。为此,我们编了一首“种田歌”,希望通过崇明山歌,来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歌词内容是这样的:“白米饭好吃田难种呀,杭育!弯腰曲背好辛苦呀,杭育!四月五月要育苗呀,杭育!六月七月要插秧呀,杭育!八月九
3
月要照料呀,杭育!十月里来要收稻呀,杭育!我们大家要爱惜呀,杭育!做个乖小囡人人爱呀,杭育!杭育!杭育-----!”。
真的,通过唱山歌,幼儿剩饭的现象明显改善。午饭时,如有幼儿要剩饭,立刻就有他的同伴提醒,不能浪费,种田很辛苦的。绿色课程的开展,不但使幼儿受到了教育,我们老师也被这乡俗文化的伟大所震撼,所以说,崇明山歌是崇明传统民间文艺的一朵奇葩,作为崇明人一定要为宏扬乡俗文化而耕耘作为。 实录四:崇明老布
崇明的扁担戏好看,崇明的山歌好听,崇明的灶花分外独特,极其朴实、纯真与浓郁的乡土气息,又透射出崇明悠久文化的璀烂之星。那么崇明还有什么奇特的特产之最呢?
一个春天的早晨,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的在操场上玩着,各种具有崇明特色的民间游戏,推铁环、抽陀螺、踩高跷、冲石镬、跳皮筋等等,只见孩子们个个玩得汗流浃背,还不肯休息,“快!把衣服再减掉一些,擦擦汗再玩吧!”,我一边招呼着小朋友,一边帮着双双脱衣服,“咦?双双这件衣服怎么脱不下来,穿在身上是不是小了?”“不是的,是妈妈新买的”。仔细一看,这是一种纯涤纶料子的衣服,一出汗,就裹在身上,不吸水。双双还告诉我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很难受的”。回到教室后,我们讨论起来,穿什么料子的衣服最舒服。我班的丁丁、小麦子、卯卯她们很懂得品位都说:“穿全棉的衣服最舒服”。特别是丁丁她说:“我妈妈卖过衣服,都是全棉的,名牌的”。那么,这个全棉的衣服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怎么演变过来的呢?孩子们都很有兴趣,那么我们就顺理成章的一起对布料进行探索吧!。同时又在家园联系窗内及时通知家长帮忙收集土布(如:方格纹、芦菲花、蚂蚁土布等)因为在为双双脱衣服的一瞬间,想到了我们崇明以前盛产的土布,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当时,土布不仅成为农副业特产之最,也是崇明人赖以生存的传统手工业品。农民都穿自纺、自织手工缝制的土布衣服。为什么不把我们这个农副业特产之最挖掘出来让我们的孩子去了解呢?使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家长是那么的配合,大龙、琪琪、欢欢、蔚蔚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但给孩子讲述了土布的特点,还带来了收藏的不同土布。大龙的妈妈,由于自家没有,特意去乡下,为我们讨来了好几种不同花纹的土布,让我们小朋友大开了眼界。通过不同布料的对比,触摸,使孩子们感知了我们崇明先辈们的聪慧,同时对崇明老布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老布具有柔软、吸水、
4
无污染等功效,同时还感受到了现代科学的伟大。由老布演变过来的全棉是那么的美观、休闲。为此,我们还特地进行了一次制作“土布”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感知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幅幅不同花纹的兰色土布,使孩子们对我们崇明这一奇特的特产之一而感到自豪。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要善于挖掘海岛本土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让孩子在亲身参与、亲自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文化独特的美,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的热点,学会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以支持者、合作者、共同探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倾听他们的亲身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我们也理解了主题活动是师生共同构建的,而不是成人强加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活动始终处于探究——发现这一动态之中,我们更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活动中顺应和推动儿童,促进我们的孩子最大程度的发展。
如今的崇明即将成为上海的绿色宝岛,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这一切的一切,将归功于我们崇明这个好地方。崇明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崇明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崇明吧!
2006、5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