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视角

来源:好土汽车网
第201i年第12期 (总第387期) 商业 经 济 SHANGYE JINGJI No.12,2011 1l0l81 No.387 【文章编号】1009-6043(2011)12—0079-03 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及未来展望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视角 白庆森,康国晓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oo0o0) 【摘要】近年来,中蒙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蒙 ̄-g一大投资国。目前,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是:进出口总 额连创新高,两国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广泛,形式多样;贸易和投资领域过于集中、结构失衡;投资主体 单一,经贸和投资风险增加。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视角,通过贸易和投资方式高级化、有序促进产业转移、全面开 启新兴产业合作、深化金融合作等制度规划,将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加速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 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经济转型;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in Trade Investment between Mongolia and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AI Qingsen.gANG Gu0xia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Mongolia and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ifrst investment country ofMongolia.The current situations on trade investment ofthe wto eolmtlles Kre htat total e ̄port-import volume is ng up stmlshtly,the dependency wiht each otheris deepening increasingly,bilateral trade andinvestment is wide and varied but over-contm]izedinfieldandunevenin structure,andthe riskoftradeandinvesmtentisincreasingdueto singleinvestment subject.From theviewpoint ofChinese economictmnsformmlon,ts ̄ome system andplanningwillflLrtherdeepentheirtrade andinvestment relationship nadacceleratetheprocess ofeconomicintegrationinNortheastAsiathrou#advancingtra ̄eandinvestment,promotingidnustrialtransfer orderly.triggeringcooperationinnascentindustries,anddeepeningfinancilacooperation。etc. Key words:Mongolia and China,situation of trade investment,economic transformation,prospect 蒙古国地处欧亚大陆,南临中国,北接俄罗斯,其 一、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 幅员辽阔,以盛产牛、羊等畜牧产品闻名,并蕴藏有大 量的铜、铁、煤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1990年代 中蒙两国拥有横跨东亚与中亚长达4710公里的边 开启市场化改革之路后,蒙古国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矿 境线,在这一漫长的边境线上蒙古国与中国的内蒙古、甘 产资源和与中国相连的区位优势,作为畜牧产品、能 肃、新疆等地区接壤,依靠与中国“三北”(东北、华北、西 源、基础原材料的出口基地,深度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北)地区相邻的地域优势,中蒙两国的边境贸易带动了两 进程、分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现在,中国已 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加深了两国日益紧密的睦邻友 经成为蒙古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来投资国。中 好关系。1990年代,蒙古国走上了经济市场化的开放道 国经济高增长产生的巨大需求刺激蒙古国传统优势产 路,由此改写了蒙古国的对外经济交流史,从以前苏联和 业发展的同时,来自中国的巨额投资也在改变着蒙古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国到与中国、日本、韩 国的竞争优势,先进的技术、便利的基础设施正在使这 国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全方位经贸往来,蒙古国的对外 个国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中国在延续了其多年的 贸易结构及其贸易伙伴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放战略 粗放式增长模式之后正在向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这 下中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经济增长活力,使得中国成为 一深刻地变革必然会对中蒙两国的贸易和投资交往产 蒙古第一大商品出口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积累的巨额 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中蒙两国的贸易和投资 资本也因蒙古国储量丰富、品种多样的资源优势而涌人, 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 成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地。通过对中蒙两国双边贸 宏观背景,探讨两国未来合作的方向和重点。不仅具有 易和投资往来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蒙双边贸易 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投资关系主要体现全方位、宽领域的特征,但庞大的贸易 【收稿日期】201 1—10--12 ..79-- 商业经济第2011年第12期 SIIANGYE JINGJI No.12,2011 和投资往来背后也折射出中国对蒙古国贸易和投资结构 失衡、投资领域过于集中等影响中蒙进一步扩大双边交 往的障碍。 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而起伏不定。此外,由于中国企 业投资大都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环 境污染、植被破坏等原因以及蒙古国国内正在兴起的反 1.进出口总额连创新高,两国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 中国对蒙古的出口方面,2000—2003年一直在1-2亿美元 之问缓慢上升,2004年为2.3亿美元,2005年为3.2亿美 元,比2004年增长36.7%,出口值首次突破3亿美元。2006 年中国对蒙古的出口额为4.1亿美元,约占蒙古国进口总 额的27.9%。据蒙古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中国对蒙 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约20.87亿美元,其中对蒙古的 出口额是4.5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中 国从蒙古的进口方面,中国目前是蒙古国最大的出口国, 蒙古国64%的产品出口中国。2000-2003年一直在2亿 美元与3亿美元之间徘徊,2o04年则增长到4.6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62.1%。2005年中国从蒙古的进口额首次迈 上5亿美元台阶,同比增长17.3%。2006年蒙古对华出口 额达10.5亿美元。占蒙古外贸出口总额的68.1%。2008年 前l0个月,蒙古对华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占到蒙出口额的 67%、进口额的32.6%。 2.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广泛,形式多样。中蒙两国的 贸易和投资合作遍及蒙古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多个行业 (见下表),从传统的矿产勘探开发、畜产品加工、农牧业开 发、家具及木制品生产延伸至新型的医疗卫生、美容服务、 文化、教育、科技、信息、通讯服务、银行、金融服务,从最初 的以贸易方式为主的畜牧产品、矿产资源的进出口到后期 以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为主导的合作开发,这种融合趋势 反映了中蒙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正在向纵深发展。 3.贸易和投资领域过于集中、结构失衡。蒙古国作为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之一,草原占其国土面积的大部 分,同时传承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畜牧业在历史上一直 是蒙古国的特色产业,但正是这一特色产业也使得蒙古 国的产业类型单一,结构失衡,无论是在1990年代之前 的计划经济时代还是之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蒙 古国与外部经济体的交往大都依赖于畜牧产品的出口, 在与中国的经贸和投资往来中畜牧产品的投资依旧占了 较大的比重约为2.7O65%(见下表)。储量巨大的煤炭、石 油、铁矿等矿产资源是蒙古国另一竞争优势,由于蒙古国 身处内陆缺乏与外部交流的大通道,同时与蒙古国相邻 的俄罗斯鉴于其本国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缺乏对蒙古国 相关产品的需求,处在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的中国对蒙古 国矿产资源的产生了强劲需求。两国之间的矿产勘探开 发在中蒙贸易和投资往来中占有绝对的比重约为 53.O086%(见下表)。相比矿产勘探开发、畜产品加工贸易 和投资,中国对蒙古国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则显得严重不 足,尤其是在银行、金融服务等对双边交往具有基础性和 促进作用的行业,文化、教育、科技等两国具有传统联系 的领域,以及医疗卫生、美容服务、信息、通讯服务等蒙古 国经济发展急需支持和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这种 贸易和投资结构的失衡在阻碍两国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 的同时,也由于过度依赖采矿业使两国的经济交往受世 一8O一 对外国资本投资本国矿产资源的浪潮,都将影响到中蒙 两国经贸往来。 4.投资主体单一,经贸和投资风险增加。根据中国商 务部的统计,目前在蒙投资项目80%集中在中小私人企 业,国营大中型企业较少。大多私人合作项目的规模普遍 偏小,合作双方为逃税漏税或减少开支,不走正规合作程 序,合作方式、方法欠规范。这种现象导致蒙古财政收入 减少,同时失信于蒙古各级政府和部门,无疑会打击蒙方 的合作信心。此外,由于大量的中小企业、私人企业涌入 蒙古国,企业之间为了获得优质资源和投资机会,相互之 间恶性竞争扰乱了当地的投资秩序。同时,上述企业在取 得投资机会后,采用掠夺式开采方式,引起了蒙古国政府 和民众的不满,短视行为都不利于中蒙两国贸易和投资 交流活动的扩大。 中国在蒙古国按行业投资额统计表 投资行业 21303年前 20O4正 21305担 合计 占比(%) 矿产勘探开发 ll379'7 7389.3 l7334.6 36103.6 53.0086 食品加工 蹦.8 24.2 9.1 539.1 0 7915 畜产品加工 l760.9 82.5 1843.4 2.删 医疗卫生、美容服务 186.6 2 188.6 0.2769 工程、建筑、建材 2730.9 139.9 58.9 2929.7 4.3015 文化、教育、科技 32.9 n8 33.7 0.阱95 运输 6o7 2.4 扯4 635.8 0.9355 农牧业开发 374.2 9.1 84.1 467.4 0.6863 轻工业 2185.1 9o.2 93.8 236 1 3 4784 电力开发 354.6 2.5 8 365.1 0.5361 贸易、饮食服务 9135.5 2933_4 3010.3 15079.2 2 1389 信息、通讯服务 l1O.3 43.6 39.4 193.3 0.2838 电器产品生产 I12.1 2 l16.1 0.1705 公共服务 71.8 5.6 2.4 79.8 0.II72 银行、金融服务 5 4-4 9.4 0.0138 家具及术制品生产 251.8 I2 2,2 266 0.39O6 贵重纪念品生产 14.9 14.9 0.0219 家窿用品生产 72.6 l-7 74.3 0.1O9l 旅游 41.4 3n9 53.8 126.1 0.1851 其他 3336.5 563.7 2774.1 鲫4.3 9.7995 总教合计 33269.6 11257.7 23581.6 68108_9 l00 资料来源: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 http://mn.mofcom.gov.CB 二、中蒙贸易和投资发展展望 过去2O年,中蒙贸易和投资方式表现出了以“矿产 资源开发主导,畜牧、贸易、餐饮为辅”的特征,而伴随中 国经济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后半段、发展方式转变这一 历史趋势,中国和蒙古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只有谋求与 时俱进,才能在两国现有经济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 制度安排和建设,以政府政策为指引,动员参与中蒙两国 贸易和投资往来的企业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将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历史 性巨变对蒙古国必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结 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中蒙两国未来贸易与 投资的轮廓。 白庆森。康国晓: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视角 1.资源开发占主导,贸易和投资方式高级化。由于蒙 古国内矿产资源的贮量和种类极为丰富,在中国工业化 尚未结束之际,对基础性矿产资源的开发投资仍将是两 国贸易和投资的主体,但两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将 会走出简单的“蒙古国出口基础性原材料一中国17 ̄-r制 造”的初级模式。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蒙古国国 内促进产业升级、摆脱原材料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的呼声,作为原材料供应国的蒙古国和购买方的中国未 来在矿产资源和能源领域的合作方式将脱离简单的初级 产品的进出口而转向成品、半成品的进出口。来自中国的 原、丰沛的风力和太阳能资源使得该地区拥有成为新能 源产业基地的潜质,中国对蒙古国新能源领域的跨国投 资,将会转化蒙古国新能源领域的自然优势为产业优势, 同时中国也将获得环保、低碳的清洁能源,这一顺应世界 能源供求状况变化趋势的前瞻性投资将全面开启中蒙两 国新兴产业的合作。 4.金融合作深化,助力两国经贸投资。由于各种原因, 在过去20年的经贸往来中,中蒙两国金融领域的投资在 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只占了极小的比重,约为0.0138%,金 融领域这种规模极小的合作与日益扩大和成熟的中蒙两 巨额资本将在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形成完整 国经贸和投资往来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伴随中蒙两国金 的产业链条,两国企业的合作将从勘探开发延伸至精细 融领域的日益开放和两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国际化 加工。这将有利予进一步带动蒙古国经济发展、促进当地 经营战略的实施,金融业将成为两国合作日益深化的重 就业,而中国则因为“三高”产业转移至国外而逐渐摆脱 要领域,金融领域的深化合作将为两国的经贸往来和双 其经济过于重工业化的沉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 边投资提供优质便利的金融服务。 变的目标。 5.特色优势大力发挥,两国各个领域、层次的往来全 2.畜牧产业为先导,承接产业转移。伴随中国劳动力、 面发展。中国当下正在大力推进其国内产业升级以调整 土地等低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世界范围内的新一波的 经济结构,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显著提高。 产业转移将持续进行,中国作为原有的纺织品制造和出 而目前,中蒙两国在信息、通讯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卫 口大国,其拥有世界先进的制造水平和技术设备,而蒙古 生、美容服务、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在两国经贸往 则因广麦的草场资源而畜牧业较为发达,蒙古国将会吸 来中所占比重不大,说明两国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存在 引来自中国的资本投资于本国的纺织业,并以纺织业为 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借助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千载难 突破口。发展蒙古国毛纺织业和肉制品加工业,逐步摆脱 得的机遇,通过发展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带动 在生活消费品行业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促进蒙古国 两国在信息、通讯服务、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科技领域 国民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的合作,而这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必将助推蒙古国经 3.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合作全面开启。在应 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布局中,中国政府 【参考文献】 制定了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规划。在未来,中国将斥巨 [1】范丽君,曲锋.转型后的中蒙经济关系研究[J】.内蒙古财 资打造其庞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太阳能、核电以及风电 经学院学报,2oo9c6) 成为其重点发展的几大行业,在中国“三北”地区众多风 [2】保建云.中国对蒙直接投资的特点及问题[J】.当代亚太, 电、太阳能能源基地正在规划与建设之中,与中国边疆地 20o7(6) 区和省份相连的蒙古国边境地区是幅员辽阔的戈壁和草 【责任编辑:刘玉梅】 (上接第78页)  .方法和曾经令人自豪的扁平化以及无中层管理者和部门 区域成为热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型城市的经济 经理的组织机构,已经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门店的营销。 型酒店需求非常突出,市场条件比较成熟。 3.来自新技术的挑战 四、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的挑战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市场营销重要的营销工具之一, 1.来自市场的挑战 但是没有看到哪家经济型酒店设有网络营销经理,而要 招聘此类人才也是非常困难。中国经济型酒店呼唤适合 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的保障。更何况,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型酒店之所以取得辉煌的业绩,与其 于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理论的出台。 说是市场营销的战果,还不如说是搭乘了中国经济高速 五、结论 发展这班车。传统的、原始的营销手法,如发单片、跑客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户、开中介和签合同继续有效,但远远不够。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充 2.来自组织的挑战 满了巨大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挑战。 房间数超过200间的经济型酒店在近年来大量出 【参考文献】 现,经济型酒店那种门店没有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员的组 【l】李萍,张力远.我国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叨. 织结构。已经不足以应对庞大的房量造成的长期出租率 绵羊师范学院学报,2009(10):56-57 无法有效突破的困境,相当多的大房量由于管理不善、营 [2】菲利普・科特勒,凯文・凯勒,卢泰宏.营销管理(中国版) 销不利、促销无方,而陷入困境。这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战。因为这些酒店普遍房量较大,经济型酒店那种老套的 【责任编辑:刘玉梅】 一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