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智力二因素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福勒和布朗认为,经常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等问题的教师,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任务阶段 D、关注自我发展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6.培养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采用( )。
A、发现法 B、讲解法 C、示范法
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7.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 )。
A、个性 B、好奇 C、创新 D、努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8.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9.个体表现出的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
A、意志特征 B、情感特征 C、理智特征 D、认知特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
A、流畅性 B、精确性 C、系统性 D、抽象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1.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2.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3.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4.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5.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6.李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他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等他一走开,纪律明显涣散。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AB两种类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7.按斯金纳的观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A、练习 B、同化 C、顺应 D、强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9.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分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定向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0.下列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中动作技能目标的是( )
)。
A、综合 B、分析 C、价值观念 D、知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1.(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2.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3.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获得好名次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解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心理测验 B、会谈 C、观察法 D、自述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5.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指( A、发现学习
)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6.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7.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廖世承发表于( )
A、1914年 B、1924年 C、1934年 D、1944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8.“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 )的观点。
A、乌申斯基 B、波斯纳 C、阿尔波特 D、斯金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9.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师思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0.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1.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目的手段法 B、反推法 C、简化法 D、类比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2.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观点的是教育心理学家( )
A、奥苏伯尔 B、加涅 C、布鲁纳 D、桑代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3.一般认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通常低于( )
A、40 B、50 C、70 D、9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4.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6.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8.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9.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0.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这三类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
)
B、中国心理学家 C、德国心理学家 D、英国心理学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二、多选题
1.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
A、外倾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E、对教师的认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5.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B、教材的呈现 C、课堂练习
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E、教学策略的运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6.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7.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 A、无结构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固定答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8.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相对功利水平 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9.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
A、智力 B、认知过程 C、主体活动积极性 D、主体的求知欲望 E、主体的知识经验
)的问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0.品德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分别是( )。
A、道德意识 B、道德动机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E、道德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1.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2.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3.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 )。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 E、合理进行复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4.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 B、内潜性
)。
C、展开性 D、外显性 E、简缩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5.课堂纪律的类型有(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