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5215201904-0057-03
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
防 护 林 科 技
,Ar.2019p
(S)No.4umNo.187
辽宁省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景淼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沈阳110122
摘 要 通过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分析了辽宁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建议。关键词 森林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issn.1005-5215.2019.04.022j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 改革开放以来,
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省政府把植树造林及森林资源保护纳入省市长责任状考核内容,并实施年度考核,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林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全省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及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青山工程等国家级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保证了森林资。目前,源持续实现“双增长”全省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全省生态屏障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增加到2净13.52万hm2,015年的292.61万hm2,
增2净增率达20用材林、经79.09万hm2,64.3%;调整为2减少5hm2,015年的279.22万hm2,6.12万h减少了1可见,全省林种结构由以木m2,6.7%,材和林产品供给为主逐渐侧重向提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转变,详见表2。
年份201520102005200019951990
林地面积
2/万hm714.73699.89659.00634.39567.43546.20
济林和薪炭林总面积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35.34万
表1 全省森林资源增长情况统计
森林面积
2/万hm571.83557.31511.98464.10451.05391.86
森林覆盖率
/%39.238.235.131.830.926.9
活立木蓄积
3/万m30888.5325972.0721174.9118546.3317362.6315227.47
2万hm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全省森林资源增长情况
根据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由20世714.73万hm2,净增168.53万hm2,净增率
森林面积由3提高到530.9%;91.86万hm2,71.83木蓄积量由1提高到35227.47万m3,0888.53万净增1净增率1森林覆m3,5666.06万m3,02.8%;盖率由2提高到3提高了16.9%,9.2%,2.3个百分点,详见表1。
1.2 全省乔木林按林种情况统计全省森林资源实现“双增”目标的同时,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从森林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在营林造林过程中注重林种结构调整,全省防护林和特用林总面积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万h净增1净增率4活立m2,79.97万hm2,5.9%;纪9提高到20年代初的546.20万hm2,015年的
表2 全省乔木林按林种情况统计
公益林防护林10.6661.9175.19
特用林2.868.216.95
合计
用材林
年份199019952000200520102015
商品林
薪炭林
经济林
合计13.5270.1282.14
335.34174.1240.63120.59380.93199.3144.85136.77381.96199.9940.44141.53280.08127.5232.22120.34296.62142.1826.85127.59279.22154.1420.53104.55
220.59207.0013.59292.61278.1314.48
201.6188.0113.59
2 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分布不均2.1 资源总量不足,
辽宁省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以东部山区居多。辽东地区土地总面积虽不足全省的4但其林0.0%,
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分别占全省林地和有林地面积的5辽西北和辽中南地区占全省土0.4%和59.1%;总面积的6但其林地和有林地面积分别占0%以上,全省总林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的49.6%和40.9%。
收稿日期:2019-01-25
,景淼(女,辽宁本溪人,硕士,高级工 作者简介:1982-)
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和林业信息化工作.
生产力较低2.2 林地质量不高,
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58
防 护 林 科 技 2019年
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相关经营条件,对林地质量综面积达3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00.00万hm2,40.0%。全省现有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60.6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的hm-2,86.0m3hm-2)
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0.5%,110.0m3hm-2)[]
特别是占全省林地总量855.1%2;7.6%的集体林
1],合评定[全省林地质量等级为Ⅲ、Ⅳ、Ⅴ级的林地
3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建议
确保林地面积稳中有增3.1 严格保护现有林地资源,
一是加强占用征收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制度,确保占用征收林地面积控制在国家批准的定额之内。二是坚持依法治林,禁止违法侵占林地资源,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行为,有效遏制林地退化及森林资源减少。三是加大人工治理力度,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利用行政与经济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加大对生态重要区域或生态脆弱区域土地的治理力度,通过对沙化荒漠化土地、工矿废弃地的造林修复,有效地补充林地数量,确保林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力争实现适度增长。
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3.2 着力增加森林面积,
一是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加大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收缴力度,通过异地造林方式,保证全省森林面积不减少并持续增长。二是大力推进重点造林绿化工程。采取重点生态工程带动、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措施,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小开荒还林及坡地绿化进程;三是开展全省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采取补植改造、育林管护等措施,加大退化蚕场、灌木林地及疏林地等退化林地的修复力度。四是加大未成林保育力度。对全省现有未成林地,采取抚育、补植和管护措施,确保郁闭成林,增加森林面积。五是坚持不懈地实施封山禁牧工程。尊重自然规律,利用生物资源的再生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封山禁牧、封山育林工程,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确保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3.3 通过科学经营,
一是建立推行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推动科学营林工作。二是建立和推行森林抚育扶持政策与机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三是鼓励和支持高效商品林建设,提升森林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积极推行科学合理的森林采伐更新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积极探索和推广科学实用的森林经营模式,推动森林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3.4 优化结构布局,
从辽宁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充分衔(〕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及《辽201046号)(〕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辽政发〔的基础201411号)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优化全省林业生态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实行分区管理。在明确区域范围、发上,根据全省自然地理条件、林业生态建设需求以及
资源,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57.0m3hm-2。
生态功能不高2.3 森林结构不合理,
辽宁省现有林分人工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结构不尽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仍相对脆弱,据文献显示,2010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
-1
,能总价值为34其中公益林的生态93.25亿元a-1
,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0每公顷04.33亿元a-1[3]
。由于森林生态功能仍不高,无法全面支撑全a
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辽西北和辽中南
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价值为6.85万元
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尚不完备,仅仅具备防风固土的功能,既无法有效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效能,也难以截留大气降水、保持和提高地表径流,致使大量降水成为无效水而白白流失,加之这些地区连年超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愈来愈匮乏,影响和制约了森林植被的恢复,使该区域气候条件难以改善,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存安全。开发利用难度大2.4 宜林地自然条件差,
全省宜林地大多位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尤其辽西北地区,是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辽宁省森林生态修复难度较大的重点区域,其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占全省宜林荒山荒地总量的77.0%。因受区域降水量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现有宜林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的难度很大。
保护管理任务艰巨2.5 林地逆转势头未减,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设项目对林地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加之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建设项目用地向林地转移,控制林地逆转压力日趋增大。此外,由于一些地区对林地的保护管理重视不够,没有把保护林地与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之市场机制及其价值规律的刺激,导致毁林耕作、毁林开矿等非法占用林地问题仍相当严重。目前,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运行机制上,相关部门尚未真正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林业主管部门依法科学管理林地资源的难度仍然较大。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 景淼 辽宁省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的基础上,统筹林地保护利用,结合林地三分(分区、分类、分级)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的方向、重点、政策和主要措施。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林、木材及经济林基地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林地的需求,对不同区域林地实行差别化保护利用政策,规范林地利用秩序,促进林地利用的区域协调,确保
]4
。全省林地资源整体效益最大化[
59
[]国家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1YT1955[]《》[/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2010-2020年)EBOL].
/_1ft205content695019.htm
([:////2010-08-24)2019-01-10]httwww.ov.cnzxftpg[]-2011S
[]王兵,鲁绍伟,邢兆凯,等.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3
[]胡文军.]浅谈新疆若羌县生态环境建设[新疆农业科技,4J.2018
():217-20
[]():应用生态学报,J.201071792-1798
参考文献:
-1
(,上接第2为6平均根7页)100m8.89%,gkg)-1
(、(长处理B吲哚乙酸1200mD2ABT生根gkg)-1
粉3超过3.生根00m00cm。扦插后6周,gkg)-1率以处理B吲哚乙酸1为最大,为2(00mgkg)
-1-1
、(、(吲哚乙酸1吲200mB200mB3gkg)gkg)
-1-1
、,哚乙酸2萘乙酸200mC2(00mgkg)gkg)
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51.74%、55.57%、51.53%、
平均根长以处理B吲哚乙酸566.67%,1(0mg
-1
最长,为4.k31cm。g)
2.2 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红树莓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重复中随机取1进行扦插成5株(3个重复共45株)活情况的调查,详见表2。
处理A1A2A3B1B2B3C1C2C3D1D2CKD3
3 结论
60.42%。
通过对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树莓硬枝扦插的生
根成活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扦插后植物生长激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的效果。扦插后2周时,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大的均为吲
-1
最高的为吲哚乙酸1吲哚乙酸00mgkg的处理,-1哚乙酸1扦插后4周时,生根率00mgkg的处理;-1-1100mABT生根粉300mgkg、gkg2个处理的平均根长均超过3.效果比较好;扦插后600cm,-1周,生根率以吲哚乙酸1平00mgkg的处理最高,-1均根长以吲哚乙酸5扦插后0mgkg的处理最长;
在红树莓硬枝扦插后6周分别在各处理的每个
表2 各种植物生长激素下红树莓硬枝扦插成活的效果分析
成活率/%62.8470.1260.4180.4371.8970.0262.4374.1366.9669.4577.3167.2446.21
较CK增减/%
35.9951.7430.7374.0555.5751.5335.1060.4244.9050.2967.3045.51-
-16周时以吲哚乙酸50mgkg的处理成活率最高。
参考文献:
[]王立新,]王海龙,王志清.红树莓的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初探[1J.[]王三英,]陈翠莲,陈文业,等.树莓硬枝扦插试验[林业科技通2J.[]金玲莉,]陈东元,涂娟,等.不同药剂对树莓扦插生根的影响[3J.[]姚颖,]吕跃东,郭树平,等.树莓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安徽农业4J.
():科学,20152340-41
():中国南方果树,2015,44298-99():讯,20071220-21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2-83
以处理B吲哚乙酸5 根据表2可知,1(0mg
-1
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8比清水对照k0.43%,g)
,为7m7.31%,比清水对照增加了gkg)
成活率超过7赤霉素67.30%,0%的还有处理A2(
-1
增加了7其次是处理D4.05%,2(ABT生根粉30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