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苦荞麦的药理研究进展

来源:好土汽车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4 specialWildEconomicAnimal andPlantResearch 特产研究 文章编号:1001—4721(2008)01-0074—04 苦荞麦的药理研究进展 张瑞u,王英平 ,任贵兴z※ (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啉132109; 2.中国 。北京100081) 摘要:综述了苦荞麦的营养特性、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为苦荞麦进一步的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苦荞;营养价值;药理活性;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517;R285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Status of Tartary Buckwheat ZHANG Rui 1,2,WANG Ying-ping ,REN Gui-xing2※ (1.Instimtc of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CAAS.,Jilin 132109,China; 2.Instiutte of Crop Science,CAA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artaryBuckwheatis a specialkind ofcropwhich onlygrowsinChina,it’S richinnourishment.and Canbeused asf0Od nddraugs.TheChinese calledTartaryBuckwheatas”KingofCropn,l-tis alsohonored as”the seventhnourishment’‘bytheworldnutri— tionist.This artile summarized tche researching situation about the nutritive peculiarity,the pharmacology and the chemical compo-- nents ofTartaryBuckwheat,It shouldbe afoundationforful'therresearching andutilizingtoTartaryBuckwheat. Key words:Tartary Buckwheat;Nutriive tpeculiariy;Pharmacology;Chemical tcomponents 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包括苦荞麦和甜荞麦2个 文山到43。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经86。的西藏扎 种。苦荞麦(Fagopyrm tataricum(L.)Gaertn.),又称鞑靼 达到116。的江西九江这一区域。主产区集中在云南、 荞麦(F.tataricum),是中国特有的适于在冷凉气候下短 贵州、四川、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尤其是云、贵、川毗邻 季生长的双子叶植物;而甜荞麦(Fagopyrum esctdenmm 的高山丘陵地带大面积栽植苦荞麦。世界上其他国家 Mocnch)是相对于苦荞麦而言,习惯上称甜荞为荞麦或 只有与中国邻近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布丹、锡 普通荞麦,甜荞麦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 金有零星种植Ill。中国栽培苦荞麦的历史悠久。在我国 中国的苦荞麦主要分布在北纬23。3O 的云南 大部分地区,苦荞麦属于小宗作物、救灾作物(填闲补 收稿日期:2007-09-12 作者简介:张瑞(198l一)男,河北省保定市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天然植物化学研究。 通讯作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期 张瑞,等:苦荞麦的药理研究进展 75 种作物)和蜜源作物圆,但在某些地区苦荞麦是作为主 具有抗氧化活性。 要的粮食作物来生产的,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苦荞 2_2抗疲劳 麦是凉山彝族的主要食粮IS]。苦荞麦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张超【】踟通过小鼠的游泳试验、爬杆试验等数据的 值和药用价值,历来作为药食兼用的作物来种植。 分析表明,苦荞麦中具有抗疲劳作用的是苦荞麦蛋白 质中的球蛋白,苦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没有这样的 1 营养特性 苦荞麦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 功能。对苦荞麦蛋白质中球蛋白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 苦荞麦球蛋白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BCAA),丰 量元素(K、Cu、Mg、Zn、Se等)含量普遍高于大米、小麦 明,和玉米等。苦荞麦麦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生物价 富的支链氨基酸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脑中5一羟色胺的 高,并且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嗍。有研究者从苦荞麦粉 中检测出l9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富含禾谷类 作物最易缺少的赖氨酸,还含有成年人和儿童必需的 组氨酸和精氨酸 一。 苦荞麦所含营养成分当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 含有其它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生物类黄酮物质。苦荞 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到3.25%,由槲皮素-3一 葡萄糖芸香糖甙、槲皮素-3一芸香糖甙、芦丁和槲皮素 等4种主要成分构成I7】。 苦荞麦菜(幼茎和嫩叶)具有独特的风味,是一种 绿色天然食品;苦荞麦籽实经加工后可以做苦荞麦米、 苦荞麦营养粉、苦荞麦颗粒粉、苦荞麦饼干、苦荞麦挂 面、苦荞麦通心粉、苦荞麦豆腐等;还可以用苦荞麦为 主要辅料来做苦荞麦食疗酒、苦荞麦酱油、苦荞麦醋、 苦荞麦茶、苦荞麦冰激凌等 。 2 药理活性 在我国,荞麦与燕麦、食用豆类、黑色米、小米、玉 米、麦麸、米糠等并称为8大保健食品。荞麦的药用价 值很高,早在《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中已有荞麦“可 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做饭食可压丹石毒”、“降气宽 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的记 载。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麦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 病、糖尿病、抗菌消炎、抗乙肝表面抗原等作用。 2.1抗氧化 曹艳萍【 明报道苦荞麦叶提取物对脂质,特别是植 物油脂的过氧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添加量为2 g/kg时,抗氧化作用与0.2g/kg槲皮素相当,并且对羟自 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0也)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张民【 通过对苦荞麦壳提取物的研究,发现具有 显著抑制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0 诱 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分别达到38.1%和 24.0%,并对Fe2+-VC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具有显 著的抑制作用;苦荞麦壳提取物不能抑制小鼠红细胞 溶血,但可以抑制红细胞MDA的生成。这证明了苦荞 麦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Ohsawa,Watanabe.M. Holasovaa等02-14]报道荞麦当中所含的生物类黄酮物质 浓度升高,有抗中枢疲劳的作用。另外,支链氨基酸还 可以降低运动中血乳酸的积累,加速血乳酸的代谢过 程,从而降低由血乳酸导致的疲劳。 2.3抗衰老 苦荞麦蛋白复合物能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 对脂质过氧化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提高机体抗自由 基的能力,因此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苦荞麦中丰富的 vE有促进细胞再生、防止衰老的作用【l同。于智峰等【 苦莽麦黄酮粗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精提物, 以芦丁、vc为对照,对精制前后苦莽麦黄酮提取物对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05·)、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 H202以及No2的清除效果进行了体外研究。结果表明, 苦荞麦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而且经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几乎不受影 响,而且对部分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一定的提高。 2.4抗癌 苦荞麦的抗癌作用也为世界医学界所关注。科学 家认为,苦荞麦中含有大量的镁,镁不但能抑制癌症的 发展,还可帮助血管舒张,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加强肠 道蠕动,增加胆汁,促进机体排泄废物。苦荞麦中的大 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泄,可以降低 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 病率。此外,动物试验表明荞麦蛋白提取物对雌性老鼠 乳肿瘤的发生有抑制作用。硒的存在也是苦荞麦抗癌 作用的因素之一【坷。 任文英等【捌报道苦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显著 抑制HL2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 小,其Ic∞值分别为0.29g/L和1.0l L,并且对 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和时 间一效应关系。这一结果表明,苦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可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有望开发成为一种 新型的抗白血病药物。 2.5防治高血压、冠心病 Chun-Hui Li等 报道苦荞中含有ACE特征性抑 制肽,其抑制活性为Ic∞为3.0mg/mL,并且抑制活性 不为胃酸蛋白酶所增强;苦荞麦黄酮类物质没有AC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6 特 产 研 究 2008年第l期 酶抑制活性。单纯口服苦荞麦水提物可以降低自发性 麦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结果表明,苦荞麦提取物长 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Aoyagi,Y【殂l报道从荞麦分离到 期连续应用,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血液学、生化、病理指 了对ACE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物质,IC∞为0.08mM, 标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实属无毒。 经鉴定该活性物质为nicotianamine的羟基化衍生物, 3 化学成分 其在荞麦粉中的含量约为30mg/100g。Ma Minsuktni1等 苦荞麦之所以有如上的药用效果与其所含的化学 报道了从荞麦当中分离、纯化具有ACE抑制活性多肽 成分是有密切关联的,苦荞麦主要含黄酮类、有机酸 的方法,并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和电喷雾质谱分析,鉴 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到目前为止,已 定为三肽,Gly-Pro-Pro;它对ACE的抑制活性为 从苦荞麦中鉴定了1O个化合物,测定了2O多个化合 ICs .25mg/mL。 2。6降血糖 孟铭伦等嘲报道通过苦荞复合食品(下简称苦荞 面)连续3周对86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效果观察,采 取自身对照和非自身对照2种方法,每周分别于空腹和 餐后2h测定苦荞面组和糖Ⅱ号组(可提供热能1730 千卡,蛋白质80g,碳水化物250g,脂肪50g)血糖值。结 果显示:血糖值苦荞面组明显低于糖Ⅱ号组(第1.2 周,P<0.01;第3周,P<o.o5)。张月红等 报道,采用 苦荞麦提取物进行体外试验和小鼠试验,证明苦荞麦提 取物对 一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 荞麦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可能与其抑制d一葡萄 糖苷酶活性有关。罗光宏等圜参照保健食品辅助降血 糖功能学评价方法,采用苦荞麦螺旋藻复合片对Ⅱ型糖 尿病病人连续试食60d后糖尿病临床症状、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养螺旋藻营养复 合片具有明显的辅助调节血糖的功能。Julianne M. Kawa等【硐报道,荞麦当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曲i 一i- nositol(I>-CD;将一定量的养麦提取物(相当于10和 20mgD-CI/kg体重)饲喂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在 给药后90min和120min时测小鼠血糖,发现血糖浓度 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2%和19%,证明了富含D--CI 的荞麦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在糖尿病的 治疗方面有所帮助。 2.7毒副作用 将食物源的苦荞麦作为药物、保健食品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李国华等口n报道,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基因水 平和细胞水平的遗传损伤进行检测。结果该胶囊在 0.1mg/kg、0.5mg/kg、1.omg/kg、2.0mg/kg和5.0mg/kg的 剂量下对TA97、TA98、TAIO0和TA1024株试验菌株 均未引起自发回变菌落数增加,在1250mg/kg和 5000mg/kg体重剂量下均未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 胞微核率和小鼠精子畸形率上升,这说明该胶囊在基 因水平和细胞水平均不具有致突变性。林汝法等圆报 道,通过给小鼠和大鼠投喂苦荞麦提取物,观察了苦荞 物。其中包塔娜 、朱瑞闭等鉴定了B一谷甾醇棕榈酸 酯、谷甾—4-烯-3,6一二酮、胡萝卜甙、尿嘧啶、山萘酚 3-o一芸香糖甙、芦丁、山奈酚、槲皮素等9种物质; Yasuda Shinoyama鉴定了已基一B一芸香糖甙舢。测定 的其他化合物包括矿物质、脂质、淀粉、膳食纤维、蛋白 质、多肽、维生素、D一手性肌醇、荞麦糖醇、糖类及有机 酸类物质伍嘲。在这些化合物当中仅知道D 手性肌醇 在糖尿病模型上显示降血糖活性 ,黄酮类成分显示抗 氧化活性 缸】。 ‘ 在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当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生物 类黄酮物质,这是其他禾谷类物质所不具有的,并且含 量可观,其中芦丁的含量达到了3.25%。通过食用苦荞 麦来增加人类对生物类黄酮物质的吸收,是^类获取 生物类黄酮物质的又一新渠道。 参考文献 【l】罗中旺,李凤英,王桂珍冲国苦荞生产开发现状及内蒙古 自治区苦荞发展设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17-19. 【2】王安虎,张文友,李正涛.发展中国荞麦生产的设想与探讨 【J】冲国种业,2004(7):17-18. 【3】王安虎,邓建平,耿选珍,等.四川苦荞产业的现状与前 景【J】.中国种业2003(10):17-18. 【4】郭晓娜,姚惠源,陈正行.苦荞蛋白质的低消化性研究Ⅱ 酶解产物的超微结构分析和分子量分布叨.食品科 学,2007(1):117—119. [s】万丽英,穆建稳.贵州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价值【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2):74—75. [6】Pomeranz,Y.and G.S.Robbiaa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buckwheat.Agric.FoodChem.【J】.1972.20:270-274. 【7】张万睨,谭盛春.苦荞的营养与食疗作用【J】.西昌农业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16—17. [8】赵钢,唐宇,王安虎.发展中国的苦荞生产【J】.作物杂志, 2002,(4):11-12. 【9】金肇熙,陕方,边俊生.苦养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J】.食品 科学,2004,25,(11):348-350. 【101曹艳萍.苦荞叶提取物抗氧化性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144-14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张瑞,等:苦荞麦的药理研究进展 77 【ll】张民.苦荞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4, 25(No)10:312-314.Oomah.B.D.and G.Mazza.Ravonoids natioxidative ac tiviites in buckwheat.【J】.Agile.F0od Chem. 1996.44:l L6—1750. [121 Watanabe,M.Catechins as antioxidants from buckwheat groats 01.Agric.Food Chem.Techno1.1998.46:839-845. 【13】Watnaabe…M Y.Ohshita and T.T C0m pounds from buckwheat huls.01.Agric.F0od Chem.1997 45:1039-1044. 【141 M.Holasovaa,V.Fiedlerovaa.H.Smrcinovaa Buck wheat —me sourc ̄of natioxidant activity in functional foods.【J】. 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02,35:207-211. 【l 5】张超.苦荞麦蛋白质抗疲劳功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o4. 【161张政.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J】.营养学报,1999,21(2):159-162. 【l7】于智峰,付英娟,王敏,等.苦荞黄酮提取物体外 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3):135—138. 【l8】尹礼国,钟耕,等.荞麦营养特性、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 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2,(5):32-34. 【l9】王宏伟,乔振华,任文英,等.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 Ⅲ广6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1.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33(1):3-5. 【20】Chun-Hui Li,et a1.Latent Production of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from Buckwheat Protein 01.Journal of Peptide Science,2002,(8):267-274. 【2l】Aoyagi,Y An 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from buckwheat flour【『】.Phytochemistry.2006,67(6): 6l8—62l_ [22】Ma MinSuk ̄3ae InYoung;Lee HyeonGyu,et 1a.Puriifca- tion nad identiifcation of na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from buckwheat【J】.Food Chemistry. Elsevier,Oxford.UK:2006.96(1):36-42. [23】孟铭伦,王化忠.苦荞复合食品对糖尿病的降糖作用【J】.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8(3):22-24. [24】张月红,郑子新,等.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a-葡萄糖 苷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11—113. 【251罗光宏,祖廷勋,陈天仁,等.苦荞螺旋藻复合片调节血 糖人体试食研究【J】.食品科学,2007,(6):18—21. [26】Juliannae M.Kawa,Carla G.Taylor,Roman Przybylski Buckwheat Concentrate Reduces Serum Glucose in Strcp- tozotocin-Diabetic Rats【J】.Agricultural nad Food Chem- istry.2003,51(25):7287-7291. 【27】李国华,席小平,边林秀.苦荞降糖胶囊的致突变性研究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4):609-610. 【281林汝法,王瑞,周运宁.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J】.华 北农学报,2001,16(1):116-121. . 【291包塔娜,彭树林,周正质,等.苦荞粉中的化学成分【J】.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1):24—26 【301朱瑞,卞庆亚,等.苦荞麦种子化学成分研究【J】冲医药信 息,2001,20(3):17—18. 【3l】Yasuda Shinoyama Rutin-degrading enzyme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insoluble lacohols[J1.Nippon Shoh- uhin Kagaku Kaishi 2002r3):156-159. 【321 Steadman,KJ;BurgoonJVlS D-chiro--niositol and other sol uble Carbohydrates in Buckwheat Seed Milling Fractions 【J】.Agric.Food Chem,2000,48:2843-2847. [33】徐宝才,肖刚,丁宵霖.色谱法检测苦荞籽粒中的可溶性糖 (醇)【J】.色谱,2003,(4):410-413. [34】徐宝才,肖刚,丁宵霖.苦荞中酚酸和原化色素的分析测定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8(12):37-41. 【35】Li C.H,MatsuiT,Matsumoto K,Yamasaki R,Lamm produ- ction of na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rs from buckwheay protein【J】.PeptSci,2002,8(6):267-274. 【36】G ia,M.Marocchini,I.Kreft Composiiton nad tech- nologyproperties oftheflourandBranfrom commonand tartary buckwheat[J].Food Chemistry,2003 80:9-15. 【37】Joseph Lamer,D-chiro-inositol in Insulin Action nad In- sulin Resistance-Old-Fashioned Biochemistry Still at Work,【J】.Iubmb life,2001(51):139-148. 【3踟W.Ren,Z.Qiao,H.Wang,Tartary Buckwheat Flavonoid Ac— tivatesCaspas ̄3 nad Induces HL-60 CellApoptosis【J】. Methods fmd Exp Clin Pharmaco1.2001,23(8):370. 【39]张政,周源,王转花,等.苦荞麦麸皮中类黄酮的抗氧化作 用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1,23(4):217—220. [401李丹,肖刚,丁宵霖.苦荞黄酮清处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6,(6):62-65. [41】王宏伟,乔振华,等.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L-60细胞增 值的抑制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33(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