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画面构图在电视剧中的功能作用
摘 要:电视剧创作是电视剧全体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审美化的创作,通过摄像机一个个画面的拍摄,由若干蒙太奇镜头组成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将剧本的文学形象转换成完整的视听的电视剧艺术作品,以此构成电视剧叙事并诠释剧本思想,所以,摄像机是电视剧叙事的体现者,而这一体现是通过画面构图来实现的。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电视剧画面构图的多样性对激发唤起观众审美情感所起到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影视剧摄影;画面构图;多样性;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49-02
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通过可视画面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而可视的电视画面是通过摄像艺术来完成的。摄像艺术是以摄录机为工具进行创作的,它是以剧作为依据,利用摄像技术和艺术手段,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和其它艺术一样,摄像作品必然是摄像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摄像艺术表现手段和电影摄影艺术表现手段基本相同,就电影、电视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工艺加工过程而言,两者确有明显的区别,前者用胶片和摄影机记录影像,后者用磁性材料和摄像机记录影像;但从艺术表现语言看,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由视听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
也都是把客观景物转变成可视的画面,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因此它们在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上是相通的。电视摄像在表现被摄景物时,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有光线、色彩、光学镜头、运动摄影和画面构图等。摄像艺术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整部电视剧作品的水平。当观众在观赏一部优秀电视剧时,最先带给观众视觉冲击的是画面,观众在画面的光和影、色彩和角度、运动和景别的变化中欣赏剧情故事,所以说,电视剧画面构图的艺术性是多样的,其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因此,主体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一、电视剧画面构图的形式 (一)固定格式画面构图
电视剧画面构图要符合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欧洲中世纪的雕塑家、画家、艺术理论家和建筑师在多年来总结了人类艺术创作的经验基础上,提出黄金分割是最合适的分割比例,并将它看作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准则之一。摄影师们已经意识到黄金分割率的美感效果,在银屏的设计中,设计师们便是将银屏和画面的格式设置为黄金分割的比例,这不仅是一种设计更是一种科学艺术的体现。所以现在的画面
构图师也从中找到了灵感,创造了黄金分割比率的画面构图方式,并一直被沿用。
(二)规则性画面构图
所谓规则性的画面构图方式,指的是在影视剧的画面构图中着重讲究和谐和平行透视效果以及构图的对称性。具体表现在,在影视媒体中,影响的方位至线条都要与银屏的边缘保持着精确的平衡关系,这就要求摄影师在进行影视剧的摄影中,对任务或者实物与摄影机的屏之间留有间隙,保证设计师在后期的制作中能够对其边缘进行选择,不破换影像的完整性。这种构图思想在能透露出庄严神圣和呆板呆滞共存,而又不显僵硬;散发热烈欢快的同时,可以和安宁温馨同在,不失想象余地;既能够在短暂的稳定平衡之中体现隐藏气息的危机,又可以为使得一些存有光怪陆离意味的场面增添更加丰富的神秘气氛。规则性构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黄金分割定律的构图规则,摒弃了固定的分割定律的同时,强调了构图效果对整个影片的意境的影响,或是为了表达出某种特殊的味道。
(三)非水平画面构图
通常情况下,屏幕中电视的画面的水平线总要处于正常状态,即与屏幕平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影响会给观众表达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于此对立的倾斜画面的构图,则是让电视的影响与画面的垂线之间构成相应的角度,这个角度当然是设计师所设定的。这样的电视画面往往给观众呈现一种失去平衡的特殊感觉,因此,这
种倾斜的构图方式常被用于表现另类的心理状态或者是精神状态。这种构图法在产生效果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影视剧的摄影效果来实现。只有特殊的场景或者意境中,才会表现不同于常态的心理和精神理念,摄影师在摄影中更要注重对影像和环境的捕捉,并对画面的构图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构图的目的产生很好的结合作用。当然,在这个时候,构图设计者也应该在了解摄影师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这样才能把倾斜画面构图的方式发挥到应有的效果。 4、非限制性画面构图
一般情况下,以对称和平衡为准则的稳定构图的方式,并不是为了给观众以影片之外的联想的效果,但是相对于开放性构图而言,我们暂时把上面所说的构图方式成为封闭性构图方式,那么封闭性的构图方式,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恐怖悬疑片知道恐怖和悬疑效果的最有力武器。但是开放性的构图方式,正是追求在画面的构图中刻意的去打破画框的限制,更好的利用画外空间,以及画面内的任务和场景的布局视线。更重要的是,开放性的构图效果通常会呈现出透视的散点状态或者向着画面外的离心状态。 二、电视剧画面构图的应用 (一)发挥光的作用
电视摄像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光影的艺术。在电视摄像中,对光等元素进行恰当配置,能影响被摄体的形状、影调、色彩以及美感,从而获取最完美的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电视画面。例如2010年热播的电视剧《红楼梦》中,导演李少红充分利用光影的作
用,为观众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力量,并与情节铺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相吻合。在第43集,黛玉死去、宝玉娶妻的一段中,导演一面使用大红的暖色调营造迎亲的欢快场面,一面对黛玉房间进行昏暗光线的布置。微风吹动,黛玉苍白的面孔在帘中时隐时现,在黛玉即将魂归之时,电视画面上出现宝玉葬花的一幕,粉红色的桃花满天飞舞,随着镜头的移动,挑花慢慢的伴随一束微光片片落下,这种光影色彩转变,象征着黛玉内心的绝望。黛玉闭上眼睛瞬间,背景渐渐变模糊,预示着是黛玉香魂飘散,正是光线的变化给受众带来一段凄美悲伤的画面。在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利用光线进行构图恰到好处,整部作品中外景用光比较写实,内景摄像则注意使用光线明暗反差来突出人物的特征,光线照在人身上,在眼窝、鼻梁等地方有深深的阴影,将主人公在战争年代残酷环境下的绝望、无奈、冷酷的情感表露出来。有一幕是剧中主人公们正在诊所接受治疗,当听说马上又要上前线时,瞬间安静下来。画面上用了大量的黑色来渲染这种压抑、沉闷的气氛,同时又以明暗对比强烈的光效勾勒出人物的轮廓,让人物在明暗相间的光影中活动,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揭示了人物在战争状态下的内心世界。
(二)发挥色彩的作用
色彩是电视摄像中有力的表现手段,拍摄电视画面时,摄像机借助色调变化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内涵。在处理画面时要注意轻重、主次之分 ,避免生硬的色彩对比。在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中,摄像也十分注意对色彩的运用,有一段关于“宝玉仿妙玉乞红梅”,画面上雪地白茫茫一片,几只红梅在一片白色中傲立群芳,红与白的鲜明对照,凸显了红梅的傲骨,也展现了梅花的纯洁和高贵。画面完整再现了原著的灵魂,充分体现了导演的构图技巧,导演先居高临下拍摄一组白雪世界的全景图画,然后拉开宝玉、宝琴和贾母众人的距离,形成远景的效果,更在白雪的衬托下,宝玉、宝琴的大红衣裳分外醒目,画面对比鲜明,万白丛中一点红,形成突出的审美效果,剧中如此出色的色彩运用令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给观众以惊喜和美的视觉享受,体现出原著作者表现二人超越于红尘之上的艺术构思。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摄像在色彩运用上以写实风格为主,全剧以发黄的老照片的色调充斥其中,尊重历史,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同样,剧中的道具和服装也都采用了低饱和度的色彩,被打散的士兵身上脏脏的黄色衣服,露出的皮肤也加深了底色,彰显出战争环境的残酷以及压抑、阴郁的气氛。 三、摄像师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
在影视制作中,摄影显然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部电视剧的制作,在影片的摄像到后期画面的构图制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对影片的最终呈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改变影片的初衷。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影片雏形的获取,即摄影阶段,因为它对后期的画面构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一)摄像师对画面构图的影响
影视剧的画面构图而言,摄影过程可谓重中之重的环节,而在
此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摄像师。摄影师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应保持较高的灵活反应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杂乱的拍摄场景中找到本剧所需要的场景的同时,又要满足导演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往往要求摄影师对同一个镜头进行反复的拍摄。另外,拍摄画面的质量也对后期的构图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摄影师还需要灵活的捕捉画面的关键,对演员的动作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便提高画面的质量。
(二)摄像师要具有构图意识
对画面的最终构图目标是导演的最核心要求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工作也就成了画面构图的核心,对于画面的构图,摄影师在拍摄之前就应该对构图有着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摄影师才能找到画面构图与拍摄的重点。提前领会导演想要使用的构图方式,在对所要求构图方式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抓住构图的要素所在,然后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作之下找到摄影核心。
总之,在电视剧发展的长河中,对画面的构图方式,总是能够为影视剧的创作增添一种新的灵感和思路。当然,在电视剧中,能对画面构图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镜头的摄影角度及光影的层次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画面的构图,在很多影视剧制作的过程中,还作为影视剧表达主题思想、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抒发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存在于摄影与画面构图之间。 参考文献:
[1]冯海龙.浅论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技巧.发展,2011,(4).
[2]杨嘉怡.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
[3]包黎霞.谈电视摄像构图.发展,201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