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读写结合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助力

以读写结合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助力

来源:好土汽车网
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

以读写结合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助力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总校 张会军

[摘 要]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实现这种提高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效落实读写结合,在二者的相互融合中,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促进。为此,本文主要从阅读和写作这两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读写结合 语文能力 方法

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在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应用包括诸多方面,如口语交际、语文思维、语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毫无无疑,阅读与写作,应是构成这一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有必要的。一、以阅读为媒介,丰富写作素材很多学生怕写作文,面对教师提出的写作要求,不知如何下笔。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语文信息的积累不足,对事物的认知较浅,思维不活跃等。简言之,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阅读不足造成的。以之为鉴,辅以其他,故此才有李希贵老师所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为此:

(一)用课内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这个“例子”是教育大

望的心情。第三段是邻居和主人公的是停顿的时间比有标点的地方短一些。以叹号结尾,表示感叹的语气,读出

来必须让人听出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对话,学生要随时根据课文变换角色,可以画符号“/”来提醒自己要稍稍停

把邻居的焦急、衷心劝告,主人公的顿。比如二年级上册20课《雪孩子》它确定是小鸟在跟他吹嘘。第二句是

问号结尾,前半句是斩钉截铁地肯定,半信半疑,通过不同的语气表现出来。中的一句话:“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

最后一段,读者的角色又成了讲故事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句中“大”字要读重、读稳,后半句是毫不

的人,语速要放慢,要让听众能从故相信的疑问语气,“吗”字要读轻、读有三处是需要稍稍停顿的。

事讲述着的语气里,听到主人公的后短,声调上扬,让人听出青蛙的迷惑再就是句子的语调。一句话到底

悔和失望,人们对故事主人公的批评。不解。需要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取决于句子

这样,朗读整篇文章随着角色不断变三是整篇课文的读法指导。小学末尾的符号与句子表达的情感。如果

换语气,就显得有声有色了。低年级阶段所学的课文,主要内容就是带有“?”的问句,句末一定要上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是古诗、诗歌、童话、小故事等等,扬;如果是带“。”的陈述句,语句必

始学习朗读,很容易走到“唱读”的篇幅短小,读起来都是容易朗朗上口须平缓,如果把“平直调”读成“高

的,也因此容易出现“唱读”。古诗或“歪路”上去。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升调”,明显就成为“唱读”了。比如

必须给他们最好的朗读引领,让他们者新诗,关键是读准字音,每句都有二年级上册11课《葡萄沟》中的一句

从小喜欢上朗读、学会正确的朗读,固定的停顿节奏,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话:“阴房修在上坡上,样子很像碉

一下,句与句之间不能连得太紧密;为他们以后的语文素养提高打下初步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定着许

的基础。读好整篇的童话或者小故事,就显得多木架子。”其中“堡”和“孔”两个

字是上声,必须读出“214”的调值;比读诗要难了。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

参考文献:,共句末是助词“子”,用轻声短暂收尾,年级上册14课《我要的是葫芦》

[1]周利利.朗读,精彩我的课堂——4个自然段,每段表达的意思不同,不能带一点拖腔。

都需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第一段,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J].读句子确定语调的关键,是句子

要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讲故事的人,课外语文,2018(12):19.所要表达的情感。小学生学课文中的

[2]袁学军.让朗读成为低学段语除了“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一句话句子,情感表达相对简单,无非就是

需要感叹,其他句子都要读地平淡。文“清新”的课堂[J].考试周刊,2018 高兴、惊讶、伤心、迷惑,剩下的就

(29):51.第二段出现了主人公,学生就要把自是平静。比如二年级上册12课《坐井

[3]吴婷婷.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有几个虫子观天》第四自然段:青蛙说:“朋友,己的角色当成是那个人,

情朗读课文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怕什么!”“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

考,2018(01):28.▍才好呢!”这两句话,要读出满怀希用飞那么远吗?”青蛙说的第一句是

53

2018.07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

家精挑细选,历经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体现在各方面均可堪称范本佳作的经典华章,惟其如此才能够“凭着这个例子”实现“使学生懂得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的目的。所以,读写结合的第一要点

是读,而读的首选即是教材中的课文,尤其对那些明确要求“背诵课文”“背诵第×自然段”的篇章,以及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的部分,更要熟稔于心。这对于增加学生的语言或信息的积累量,提升写作能力,进而培养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二)用拓展阅读做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助力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单

靠课内阅读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必须要进行课内阅读的拓展,更何况我们是为着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伟大目标而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灵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如学习《彩色的梦》,从作者“高洪波”出发,引导学生读一读他的其他儿童诗,如诗集《我喜欢你,狐狸》;学习《羿射九日》,从题材“神话故事”出发,引导学生读一读钱理群先生编撰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集选;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既然是节选,就指导学生找来全诗读一读;既然教材在“课外书屋”栏有建议“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红脖子》……都享有盛誉,我们不妨把这些作品找来读一读”,那

就真的找来读一读等等。经此过程,学生的信息积累、文字感悟、事物认知等都会有很大提升,也就会直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三)尊重学生对文字解读的个性化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如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生活经验、教育程度等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课标语)。因此,面对小学生的文本解读,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语文课标的要求等束缚学生的思想,只能说学生的哪种理解更接近文本主旨。例如,学习《狐假虎威》,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没有办法说学生的观点“狐狸是狡猾,但它也十分聪明,很勇敢”是不正确的,也不应进行直接的答案规定等等。因此,2018.0754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书面表达,就是一篇极具个性化的文字了。如此,素材来源直接而简单,写作过程浑然而天成。

二、以写作为阶梯,为核心素养提升加油助力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语)。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所积累的语言知识,需要通过写作才会得到训练和巩固;另一方面,学生深入阅读所产生的思、想、感、悟等需要通过写作才能够表达出来,进而反思与深化对文本的认知。也正是基于此,才有叶圣陶先生“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的

论断。为此:

(一)用写作来深化对文本的认知学生在课文,包括其他阅读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尽管结合教师的讲解和个人思考,会产生一定认知,但就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来说,他们的思考往往会因缺乏实质性的梳理而不成系统或较为凌乱。在这种情形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写作,有助于学生对所掌握信息进行全面梳理,进而加深对所阅读文本的认知。如学习完及《小闹钟》《小溪流的自述》等课文,引导学生站在珍珠鸟的立场上来做“珍珠鸟的自述”。这也促使学生不得不重新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而这些内容只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实现的。

(二)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写作同样也如此,这是由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等决定的。为此,教师要选准适合的节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个性写作,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想。例

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末尾以一句(段)“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后便戛然而止。深读课文,学生会意识到,这是苏珊在用自己的善良、乐观宽慰汤米,不让他为自己的逝去而难过。既如此,就不妨引导学生从这一基调出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为素材,进行二次故事创作。这样,学生在借助文字编织故事、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同时,也会深化对文字背后所表达出美好的认知,且会起到

锻炼思维和表达等能力的功效,而这正是写作所需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承载与呈现之一。(三)引导学生边读边写

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叶圣陶先生用“密切”一词来形容,并说“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所以,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要培养学生养成应有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在语文信息间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面对相关语文信息时,实现思维从聚合到发散、从发散到聚合的过程,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教学《秋天》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如何表征秋天到来的事物,如对秋风、玉米、高粱等的描写之后,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表征秋天,这就是一种语文信息从聚合到发散的过程,也是一种阅读鉴赏与写作训练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学生在进行类似文体与文章的再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自然,这一训练过程,亦可发生在课外阅读中。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在读与写二者的有效结合中找到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如此,所谓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也就会收到水到渠成之功效。

参考文献:

[1]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5):16.

[2]张军.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 (10).

[3]潘小慧.注重写字拓宽阅读自然写作——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87.

[4]胡晓蓉.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15(05):80.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课题“增强读写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的成果论文,课题编号:1704024。▍

《珍珠鸟》一课后,结合“习作五”以(节选)《小战马》“个性化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