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教学设计
青岛李村小学 闫志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也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信息窗呈现的是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图片,借助对这些实物的回忆、观察和比较,引出队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研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点,开发学生智能。
3通过观察实物、组长方体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包装盒、小棒接头若干,长方体、正方体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对,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这是什么?(魔方)哦,这就是我们经常玩的魔方,这呢?
学生自主回答!
师:你能按照它们的形状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不少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包装盒,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包装盒一起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板书)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拿出你搜集的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
生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四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同学们摸一摸,像这样平平的地方叫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长方体还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手中的包装盒对长方体做进一步研究。
师: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手中的长方体包装盒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研究,看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把你的发现填写在探究新知记录单1当中。
生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你能数一数六个面吗,引导学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数。
师:你能数一数12条棱吗?怎样数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一组一组的数先数水平的四条,再数前后的四条,最后数垂直的四条。
师:你们手中的长方体都有这样的特点吗?
生:我手中的长方体有四个面是长方形,而且完全相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谁手中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认真观察,这样的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生:相对的8条棱长度相等。
师:回答的真准确,像这样的是比较特殊的长方体。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下面我们把刚才学的知识点再来梳理一下。(课件展示)。
师:大家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有几条棱?对吗?
生:数出有9条,不对,有三条隐藏在后面被挡住了,非常好,像这样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我们通常把水平方向的这条叫做长,把前后方向的这条叫做宽,把垂直方向的这条叫做高,现在拿出长方体,自己找找它的长宽高。
3.操作中深化特征—突破难点环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了长方体有这么多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当小建筑师,搭一个长方体框架好吗?
师:老师给大家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少这样的小棒、接头,请同学们先自主填写材料单,然后根据
材料单选择合适的材料,组成长方体框架,在组的过程中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师:组的快的同学,想想办法看看还能不能组成其他长方体。
学生自主反馈
教师总结引出正方体,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正方体有什么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6个面是正方形,而且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相等。
师:同学们,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它就变成了正方体,所以我们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他们之间可以用这样的区间表示。(课件出示)。
三、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师: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正方体六个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生3: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
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是不错,我们通过自己的看、摸、数、想得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好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电脑出示)
1.选一选:
师:自己选择,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生1:后面和前面的面积相等,前面的面积5×3=15平方厘米,后面也等于15平方厘米。
生2:选D,8×4+7×4+5×4=80厘米
生3:(8+4+5)×4=80厘米
师:你们真善于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这几种算法都可以,让我们继续挑战。
2.师:你们真善于动脑筋,两道题都没有难道大家,大家想继续挑战吗?请大家自己选择一个包装盒,想办法通过测量、计算求出这个包装盒每个面的面积及它们的总棱长各是多少,看哪位同学做的又对又快?
学生自主解答,反馈
四、全班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学法、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