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提升练习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提升,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一、填空:(30分)
1、138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dm,长、宽、高的比是5∶2∶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 )∶16= 10( ) =0.25=( )32=( )%。
4、把一根长1m的圆柱体钢材截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了6.28dm,这根钢材的体积是( )。
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的比是4∶3,体积比是( )∶( )。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cm、8cm、10cm,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cm。
9、2小时35分=( )小时; 3.8m=( )m( )dm。
10、一刀最多可以把一个平面切成2块,两刀最多可以切成4块,那三刀最多可以切成( )块;8刀最多可以切成( )块;
第1页/共5页
11、一本故事书有120页,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4 ,还剩( )页没有读,第二天应从第( )页读起。
二、判断:(10分)
1、单独完成一项工作,乙要3小时,甲要5小时,甲乙的工效比是5∶3。 ( )
2、男生比女生多全班的5%,女生一定比男生少全班的5%。 ( )
3、 左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14 。 ( )
4、圆的半径扩大5倍,周长就扩大5倍,面积扩大10倍。 ( )
5、在数轴上,右边的数一定小于左边的数。 ( )
三、选择:(10分)
1、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高了20%,然后降低了20%,结果与原价相比( )。A、不变 B、降低了40% C、提高了4% D、降低了4%
2、在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
A、1900年 B、2019年 C、2019年
3、14 13 ,符合条件的分数有( )个。
第2页/共5页
A、0 B、1 C、无数
4、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合适的比是( )。
A、 4∶5 B、 3∶4 C、5∶6
5、把10克的药放入100克的水中,药和水的比是( )。
A、1∶9 B、1∶10 C、1∶11
四、计算:(12分)
1、能简算的要简算。
3.21.250.25 5.8[1(2.1-2.09)] 3150 101- 3150
42(12 +23 ) 34 78 +18 75% (78 -516 )(59 +23 )
五、动手操作:(3分)
1、①在下列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②如果圆的直径是6cm,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cm。
2、把上面的三角形五等分。
第3页/共5页
六、按要求计算:(6分)
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是18dm,求圆的面积。
七、解决问题:(29分)
1、只列式不计算:(4分)
(1)一个生日蛋糕,切成5等份的每一块比切成8等份的每一块重80克,这个生日蛋糕重多少克?
(2)银行半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0.24%,如果把1200元钱按半年期的储蓄存入银行,到期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每小时做25个零件,两人合做6小时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1∶3,又修了300米后,已修的占这条路的12 ,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4、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31.4m,高是1.5m。用这堆沙铺在一个长125m,厚10cm的路面上,可以铺几米长?
第4页/共5页
5、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1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8吨,还剩这批货物总重量的1425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6、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锻炼,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二人同向,甲与乙丙反向,在甲第一次遇上乙后1.25分钟第一次遇上丙,再经过3.75分钟第二次遇乙。已知甲速遇乙速的比是3∶2,湖的周长是2019米。求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每分钟各是多少米?
上文是小升初数学提升,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