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标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指标的特点是( )。A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2.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D A、9.3 B、9 C、6 D、10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D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通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 )。D
A、次数(f)的影响最大 B、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
C、权数(f/∑f)的影响最大 D、标志值(x)和次数(f)的共同影响 5.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B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勿需确定 7.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 )。C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8.间隔不等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使用下列公式( )。D
A、aa/nC、aa1anai/n12i1n1B、aat/tD、ai1n1aiai1·ti/ti2i1n1
9.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所以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为( )。A
A、139.36% B、129.23% C、71.76% D、39.36%
10.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B A、定基指数 B、环比指数 C、静态指数 D、可变权数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标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产生登记误差的主要原因( )。ABCD A、计量误差 B、记录误差 C、计算误差 D、抄录误差 E、抽样误差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ACD
A、200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00年10月29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C、200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200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200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BC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人均钢产量 D、商品流通费 E、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
4.在区间估计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率保证程度与精确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CDE
A、前者愈低,后者也愈低 B、前者愈高,后者也愈高 C、前者愈低,后者愈高 D、前者愈高,后者愈低 E、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化
5.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ACD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6.要提高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CDE A、增加样本数目 B、减少样本数目 C、缩小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改善抽样的组织方式 E、改善抽样的方式
7.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DE x A、nxfB、fC、xffmD、1mxnE、
1x8.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ABCD
A、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E、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9.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BCDE
A、农副产品产量总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C、某种工业产品成本总指数 D、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 E、职工工资个体指数
10.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一指数是( )。ACD A、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动态指数 E、静态指数 三、综合题(共60分)
1.什么是统计和统计学?(略)
2.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67 90 66 80 67 65 74 70 87 85 83 75 58 67 54 65 79 86 89 95 78 97 76 78 82 94 56 60 93 88 76 84 79 76 77 76 要求:
(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成次数分布表, 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
成绩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人数 3 7 12 9 5 36 频率 8.33% 19.44% 33.33% 25.00% 13.89% 100.00%
用计算器计算出平均成绩为:76.7分
3.甲企业元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
企业 甲
总产值(万元) 31.5 每日在册工人数 1~15日 230 16~21日 212 22~31日 245 试求:甲企业元月份的劳动生产率。
解:(万元)
a31.50.13622301521262451015610
4.下面是十家商店的资料:
商店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要求:
(1)计算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判断二者相关程度:(已知r0.01(10)=0.7079,r0.01(9)=0.7348,r0.01(8)=0.7646
(2)求利润率对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的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略)
(4)以95.45%的可靠程度计算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为2千元时的置信区间。(略)
每人月平均销售额(千元) 6 5 8 1 4 7 6 3 3 7 利润率(%) 12 10 18 3 8 16 12 6 7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x 6 5 8 1 4 7 6 3 3 7 y 12 10 18 3 8 16 12 6 7 17 xy 72 50 144 3 32 112 72 18 21 119 x2 36 25 64 1 16 49 36 9 9 49 y2 144 100 324 9 64 256 144 36 49 289
合计
50 109 643 294 1415
相关系数r=0.98
回归系数b=2.23,a=-0.24, 回归方程:y=-0.24+2.23x
每人月平均销售额2千元时,利润率为:y=-0.24+2.23×2=4.22% 5.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要求: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2位小数)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吨 台 件 产 量 基期 报告期 6000 5000 10000 12000 40000 41000 出厂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110 100 50 60 20 20 甲
产量
计量
基期报告期
单位
q0 q1
吨 6000 5000
出厂价格(元)
基期报告期p0q0 p0 p1 110 100 660000
p1q1 500000
p0q1 550000
pqpqpqpqpqpq乙 丙 合计
01001970000100.51%,p0q1p0q0197000019600001000019600002040000103.55%,p1q1p0q1204000019700007000019700002040000104.08%,p1q1p0q02040000196000080000196000011011100台 件 10000 12000 40000 41000 50
20 60 20 500000 800000 1960000 720000 600000 820000 820000 2040000 1970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