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交通与路桥建设 建材与装饰2007年12月下旬刊 水泥土搅拌桩在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时的应用 毕南飞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摘要:珠三角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含量丰富,建筑基础大部分采用桩基础,在路基施工中经常遇到软基处理的问题,软基处理中 有多种施工方法,因此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如何选用适合的软基处理施工方案,是达到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同时降低工程成本的首选。本 文是根据广州大学城外环路的一段工程为实例,对应用水泥搅拌桩施工进行处理软基问题上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 1概述 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上修 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 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 总称为软土。软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 含水量在34 72%之间,孔隙比在1.0 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 于95%,液限一般为35 60%,塑性指数为13 30。我国软土多 分布在江河湖海等处,但也在丘陵低洼和山区谷地赋存。由于 其成因类型不同,厚度不一,性质各异,因此不能一律对待,首 先应查明各地区特点和地质、土质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 对策,作出合理的处理。 填土极限高度。加之软土中含有大量亲水胶体微粒,土体多呈海 棉状结构,因其孔隙比大、含水量多、透水性小、抗剪强度低、压 缩性强在路堤高填土的自重作用下,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趋地 压密稳定、因此其沉降稳定要花费长时间。此外软土结构在大交 通量、重载车辆的作用下,路基容易产生侧向膨胀挤出滑动,基 底沉降现象也严重,为了增强压密稳定力度和较短时间达到最 终沉降,消除侧向滑动位移,以免路堤向两侧膨胀挤出,确保路 基及其外侧建筑物或其他农田、虾池、鱼塘的安全,因此必须对 软基进行处理。 2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根据软土的自身特性以及现有的一些施工工艺,公路软基 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换填: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公路路堤下软土,换填强度 较高的黏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这是软土地基 处理比较简单常用的一种方法。 过去在一般公路通过软土地区,由于线路等级标准不高, 路基宽度窄、立交少、纵坡要求不严,且多低路堤,故对路基大 部分地段处理工程少,仅对桥头高路堤部位重视些。但从高速 公路出现后,因要求全立交、桥涵通道多,路堤高度多超过软土 4.2.1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4.2.4粘贴钢板加固法 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一般先凿除旧桥面,使其 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压截面强度、 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 目的。加固设计计算的前提是,补强层能与旧桥面板结合良好, 能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加铺层的厚度与配筋视加固需要而定, 一采用粘结剂及锚栓,将钢板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 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钢板代替增设的补强钢 筋,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此法的优点是:不破坏原结 构尺寸,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 4.2.5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 通过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 的。 般补强层的厚度采用8-20em。 在梁底面或侧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 4.2.2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抗弯强度,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4.2.3锚喷混凝土加固法 4.2.6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对于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采用对受拉区施 以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力,起到卸载的作用,从 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4.2.7增设纵梁加固法 借助高速喷射机械,将新混凝土混合料连续地喷射到已锚 固好的钢筋网的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 大桥梁的受力断面和补强钢筋,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从而达到提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 采用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新梁与旧梁相连接,共同 受力。 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其设计原则为:①进行加固设计前, 应调查清楚老桥的原始情况,对老桥的基本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②仍按弹性理论进行计算;③恒载内力按原构件的截面模量进 行计算,即新喷射的混凝土恒载仍作用于原构件;④活载内力用 加大后的组合截面模量计算内力,即新旧混凝土作为一个整体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国道要升级改造,省道、县乡道 路也要升级改造,科学合理地利用旧路,有利于节约国家土地资 计算;⑤强度验算按喷射截面占原截面的比率,考虑是否按组合 截面进行有关验算;⑥喷射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等级应大于原 构件的强度等级。 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还取得 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1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材与装饰2007年12月下旬刊 (2)抛石挤淤:在湖塘、河流或积水洼地,常年积水且不易抽 干,软土厚度薄,采用抛填片石,片石不宜小于30cm,抛填时,自 中线向两侧展开,横坡陡于1:10时,自高向低展开抛填。使淤泥 向两边挤出,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小石块填塞垫平,以重型压路 机碾压,其上铺反虑层,再进行填土。 (3)超载预压:预先把土填得比设计高一些,宽一些以加速 地基固结下沉,以后再挖除超填部分。 (4)反压护道: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护 道,反压护道施工宜与路堤同时填筑。 (5)排水砂垫层: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砂层。采 用洁净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 (6)土工织物铺垫: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 物。 (7)塑料排水板:施工机械主要是插板机,也可与袋装砂井 打设机具共用,但应将圆形套管换成矩形套管。对振动打设工 艺、捶击振力大小,可根据每次打设根数、导管断面大小、入土长 度和地基均匀程度确定。施工工艺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整平原地 面一摊铺下层砂垫层一机具就位一塑料排水板穿靴一插入套 管一拔出套管一割断塑料排水板一机具移位一摊铺上层砂垫 层。 (8)砂井: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也可使用砂和角砾混合 料,含泥量不大于5%。施工机具主要有振动打桩机、柴油打桩 机:按成型工艺分为冲击式和振动式,下端装有活瓣钢桩靴的桩 管。施工工艺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整平原地面一机具定位一桩管 沉入一加料压密一拔管一机具移位。 (9)袋装砂井:选用聚丙烯或其他适用的编织料制成的袋, 采用渗水率较高的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的含量宜占总重 的50%以下,含泥量不应大于3%,渗透系数不应小于0.OCl5cm/ s。施工机具主要为导管式振动打桩机,在行进方式上普遍采用 的有轨道门架式、履带臂架式、吊机导架式等。施工工艺应按以 下程序进行,整平原地面一摊铺下层砂垫层一机具定位一打入 导管一沉入砂袋一拔出套管一机具移位一埋砂袋头一摊铺上层 砂垫层。 (10)粒料桩:用砂、碎石、砂砾、废渣等粒料,粒径宜为20— 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施工机具主要是振冲器,吊机或施 工专用平车和水泵。施工工艺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整平地面一振 冲器就位对中一成孔一清孔一加料振密一关机停水一振冲器移 位。 (11)旋喷桩:采用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等作用为加固料,其 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按固化剂喷入的形态(浆液或粉 体),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组合。施工工艺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整 平原地面一+钻机定位一钻杆下沉钻进一上提喷粉(或喷浆)强制 搅拌一复拌一提杆出孔一钻机移位。 (12)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既不同于(振、压)入式挤土桩,又不同 于钻(冲、挖)孔式置换桩的新桩种。它采用特制的钻杆或钻头钻 入地基至一定的深度,喷出水泥浆或水泥粉,并且边喷、边搅、边 上提,从而使水泥浆或水泥粉沿着钻孔深度与地基土强行拌和, 待结硬后形成完整的桩体。 交通与路桥建设 3工程实例 广州大学城外环路长约1419km,跨越剥蚀残丘、丘间洼地、 珠江三角洲等多个地貌单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形、地 貌、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将全线划分为两个工 程地质大区。I区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主要见于场地 ̄i:IL(:IL亭 村一南步村1、东南f穗石村一南亭村),剥蚀残丘,坡、残积土已裸 露。Ⅱ区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河漫滩、丘间洼地,主要见于场 地西南(北亭村一南亭村),东北(穗石村一南步村),受海湾潮汐的影 响,珠江水位变化1~2m,淤泥层厚度一般2-12m,空间分布很不 均匀,有较强的地域性。因Ⅱ区区段较长,且淤泥层的工程性质 同淤泥的生成环境及外界条件变化关系密切。鉴于此,将Ⅱ区进 一步划分为四个亚区:Ⅱ1亚区在岗丘边缘,淤泥厚度小于2m; I1 2亚区表面有硬壳层1 ̄2m,淤泥厚度一般小于3m;I1 3亚区表 面有耕植土层,淤泥厚度一般3 ̄6m:I14亚区为古河床,淤泥厚 度一般大于6m。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单位选择了利用水泥土搅拌桩来 进行地基处理。 因为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下列特点: (1)它是仅有少量挤土的非置换桩,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 不需泥浆护壁、不产生废水污染、无大量废土外运。 (2)它的形状不一定呈独立的柱状,可以进行多个乃至无数 个圆柱形的搭接。 (3)它的渗透性小,能防渗止水,为其他各种桩型所不及。 (4)当作为柱状桩时,布桩间距可稀可密,几乎不受限制。 (5)它可以与其他桩型配合使用,从而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6)它的施工速度较快,造价较低。 4结论 本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技术经济上 是可行的和合理的,使用上是可靠的,避免了大面积的开挖,清 换填土及弃土,防止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固后 的复合地基能满足工程承载力的要求。 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施工工艺要求 较高,掌握不好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水泥与土搅拌不匀而 导致局部水泥偏少或无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快,属隐蔽性施 工,不易监控,个别单位施工桩长不够;固结速度较慢,上部施工 截桩用力过猛,易使浅部桩身断裂等等。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应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规范施工,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 范及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J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 [3]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张之强《公路工程管理与务实》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