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

来源:好土汽车网
施工技术

浅谈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

陈鹏召

中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摘要:无砟轨道是具有“高精度、高平顺性、耐久性”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对轨道几何尺寸要求极为精确,其施工工艺中轨道精调作业便是起着决定性作用,且一步到位,直接决定轨道成败的关键步骤。本文主要以轨道精调作业施工工艺为重点作详细论述,为双块式无砟道床静态调整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砟轨道;轨道精调;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13.244;U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 1671-5810(2015)51-0230-02

1 概述

无砟轨道是以整体道床代替碎石道床的一种新型轨道,其平顺性、稳定性、精度和标准要求高,传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已不能满足设计和运营的要求。对于无砟轨道的高标准性,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多工序流水作业中轨道精调是关键性的一步,直接决定着轨道的几何尺寸最终位置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及验收标准。

2 仪器设备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工艺所需主要采用的设备有:专业的精调设备,配套的全站仪,笔记本电脑,1级电子轨道尺,六边形扭力扳手和螺杆调节器等。

3 轨道技术精调作业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备注 1 轨距 ±1mm 相当于标准轨距1435mm,变化率不得大于1/1500 2 轨向 2mm/测点间距8a(m) 弦长10m/基线长48 a(m) 3 高低 2mm/测点间距8a(m) 弦长10m/基线长48 a(m) 4 水平 ±1mm 不包含缓和曲线、曲线上超高值 5 扭曲(基长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3m) 2mm 顺坡所产生的扭曲量 一般±26 轨面高程 情况 mm 紧靠0-2 站台 mm 7 轨道中线 2mm 8 线间距 0-5mm 4 精调施工作业流程 准备作业→轨排组装检查及螺杆调节器安装检查→仪器设备检查及CPIII棱镜安装→全站仪设站及精度→轨检小车校检→全站仪、轨检小车连接→轨道调整→采集数据→导出数据、存档。

5 具体精调作业工艺 5.1 准备作业

(1)轨道状态检查,轨底或扣件与绝缘挡块是否有间隙;钢轨或扣件内部是否有杂物;钢轨轨头不平顺。

(2)检查、复测CPIII控制网

无砟轨道施工前1-2月经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完成CPIII控制网的测量工作,经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查审核,确定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评差后符合验标要求。CPIII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CPIII复测,复测前认真检查测量成果的计算和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最后把复测合格的CPIII测量数据导入测量软件里。 230 2015年51期

5.2 轨排组装检查及螺杆调节器安装检查 5.2.1 轨排组装检查

精调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间的轨枕的方正、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工具轨的清洁和轨枕扣件的扭力等情况。

轨排组装

5.2.2 螺杆调节器安装检查

每一节轨排的首个轨排间距中间需要安装一对螺杆调节器,之后每隔三个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节器,调整轨向的连接装置固定在防撞墙上或路基轨道两侧,并与线路成垂直方向,调整高程的螺杆调节器应安装牢固,且在轨排两侧平行安装,各个部位有带丝部分应涂抹润滑油,螺杆带丝部分至少超出丝筒5cm左右。

5.3 仪器设备检查及CPIII棱镜安装 5.3.1 仪器设备检查

在进行轨道调整前,应对现场的轨道几何测量仪及配套设备检查,是否有遗漏。

5.3.2 CPIII棱镜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前2天对CPIII桩进行检查,确保每个CPIII桩完好无损。检查完好后进行测段区内的棱镜布设,使每个棱镜面向全站仪。

5.4 全站仪设站及精度

全站仪架设在轨道上,设站点尽量与轨道小车棱镜方向位置保持一致,仪器踩实架稳,不得接触钢筋。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2对CPⅢ点。自由设站时,当后视CPⅢ点坐标误差大于2mm时,该CPⅢ点不能参与平差计算,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Ⅲ控制点不少于6个点,评差完成后精度要求需满足验标要求。

轨排精调全站仪设站示意图

5.5 轨检小车校检

校检方法采用正反方向校检,在钢轨上做一标记测量此时的超高值并记录,调换180°再次测量同一位置的超高值并记录,如两次测量数值小于0.5mm,超高检校合格。5.6 轨道调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顶端的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等,手薄通过电台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调整值迅速反馈到电脑上,指导轨道调整。

5.6.1 轨道轨向调整

轨向调整前首先先确定基准轨,一般情况下按照精调方向下一条曲线的高轨作为基准轨,调整时应于轨道中线偏差控制和线间距偏差0,+5mm相结合。

5.6.2 轨距调整

按照“先轨向后轨距”原则进行调整。轨距验收标准允许偏差为±1mm,变化率1‰,说明每一根轨枕的轨距必须在±1mm范围内变化,而且每一根轨枕轨距与相邻前后轨枕轨距差值不能超过0.65mm(按照标准轨枕间距计算)。

5.6.3 轨道高程调整

高程调整前同样先确定基准轨,一般情况下按照精调方向下一条曲线的低轨作为基准轨。先调整基准轨高程,后调整另一条钢轨高程。

5.6.4 轨道水平调整

水平即是两条钢轨同一横断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按照“先高低后水平”原则进行调整,确保水平允许偏差在±1mm范围内。

5.6.5 接头调整

每个钢轨接头位置应精确调整,接头调整是整个精调过程中最难以控制的。通过调整轨向、高低、水平偏差综合性检查接头并调整,调整完成后及时安装鱼尾夹板,用1m靠尺检查轨面、轨底、轨端错牙均不得超过0.5mm。

5.7 采集数据

轨道调整已完成,逐一测量并记录每一个轨枕的测量数据,如有个别值过大,可作适量调整。

5.8 对变电检修安全建设问题探讨 导出数据、存档

浇筑前采集调整合格的轨道数据输出报表,并由监理签字确认存档。

6 精调完的轨道保护

精调完成的轨道应作防护措施,严禁碰撞及行人走动。若精调完成后轨道受到撞击,需重新进行精调,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7 轨道复测

在轨排拆除前,需对浇筑成型的轨道进行复测,逐个轨枕位置采集轨道数据,并及时整理归档。

8 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进行精调施工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高秀利. 隧道内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技术[J]. 中国科技财富, 2010, (10):90-91.

[2]张永军. 客运专线CRTS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精调作业静态调整要点及体会[J]. 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1, (5):242. [3]王亚周. 武广客运专线雷达2000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粗调、精调施工技术[J]. 高速铁路技术, 2012, (3):69-73.

轨检小车测量

(上接第 229 页)

引起发热。另外,红外热成像是监测母线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

4 管型绝缘母线的发展

(1)管型绝缘母线已不仅局限于应用在机组出口母线,10kV-35kV电压等级变压器出线等部位,随着绝缘材料的不断发展,制造工艺的进步,管型绝缘母线具有向126kV-550kV高压和超高压发展的可能性,它不仅能安全可靠地解决母线对地及相间绝缘问题,也能可靠地解决母线间连接处的电接触和电气绝缘问题,成本和价位更低。

(2)目前,市场上已研发出新型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它采用了电气及机械性能比聚四氟乙烯带更好的聚酯薄膜,薄膜表层涂硅油,构成有机复合绝缘,由导电箔与聚酯薄膜构成的电容屏随直径增大,长度渐小。这种变屏距的均压设计,可在母线的径向和轴向获得较为均匀的电场分布。中心

导体采用铜管,其主绝缘外层采用耐大气性能好的热缩护套加以保护,可以防止紫外线及雨雪对主绝缘的侵蚀。

5 结语

管型绝缘母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价位低等优点,属于环保型绿色输配电设备,有很高的技术经济指标。特别是新型管型复合绝缘母线,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向高压和超高压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其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邬雄飞等,电工绝缘手册(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3]黎斌等,创新型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及套管的研究、应用和发展[J],高压电器,2013年,49(06),131—138.

2015年51期 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