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下语文期中试题

来源:好土汽车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诗句:“ ,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

(3)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 ,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 ) ___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2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4、生活体验(2分):(1)2008雪灾,2009旱灾,多难兴邦!2009旱灾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恶化人们生存条件。

此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2)提炼下列材料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于2条)(4分)

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西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的商店去买10千克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

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的新鲜蔬菜服务。 信息一: 信息二: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14分)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认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 )的宝珠山茶,( )的单瓣梅花,( )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 )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撇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发,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将下面相应的内容填入空白处,其顺序是 。(2分) A、白中隐青 B、冷绿 C、深蓝 D、血红 6、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 和北国的雪 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具的生动画面。(2分) 7、画“ ”的句子是作者的 之景,在描写中作者借助 和 等感官来感受江南雪的美好。(2分) 8、作者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2分) A、暖国的雨 B、江南的雪 C、北国的雪

9、作者是如何描绘北方的雪的动态之美的?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2分) 10、.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你的理解。(2分)

11、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他更欣赏的是哪里的雪?为什么?(2分)

(二)母亲,我心中的灯(13分)

高莽

母亲活了一百零二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小时候缠足,痛苦;没有让她上学,更痛苦。到了老年多次跟我们说,她没能拗过

封建礼教,旧社会坑害的人太多了!

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

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

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座功课。到了老年,她常常伏在桌前看我

写字,看我写信,总想帮我 一把,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

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

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

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五十岁。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我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

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她说衣裤都拆了,想背着我重缝,可是手不听使唤,缝不成了。妈妈看着自己那双枯手,叹了一口气。

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

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母亲好强,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其实她并不希望那会成为事实,她期盼的恰恰与此相反。这是母亲的牵挂,是母亲的依恋。

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她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

老人一生都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把自己全部献了出来,自己没有保留任何东西。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

我已年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12、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4分)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

13、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3分) 14、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分)

(1)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2)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15、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2分)

16、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2分)

三.古文阅读.(13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 ..

1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2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 ..19、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2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21、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 (40分)

22、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