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业科学 基于GIS的延安市干旱风险区划 刘志超 ,雷延鹏 ,孙智辉 ,曹雪梅 ,杨 丽 ,李雨轩 ,冯永忠。 (1.延安市气象局,陕西延安摘716000;2.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陵712100) 要:该文利用GIS技术,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的基础 上,将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图进行叠加,得到延安市干旱风险区划栅格图。区划结果显示:延安市干旱风险共划 分四个风险等级区域,风险I区主要分布在涵盖黄陵县、洛川县、黄龙县及富县南部区域;风险Ⅱ区主要分布 在富县中北部宜川县一带区域;风险Ⅲ区主要分布志丹县南部、甘泉县北部、宝塔区中南部、延长县南部地区; 风险Ⅳ区主要分布在吴起县、志丹县北部、安塞县中北部、子长县、延川县、宝塔区北部及延长县北部。 关键词:GIS;干旱;延安;区划 延安市位于陕西中北部,属高原大陆性季风 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主 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期长。地貌复 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属典 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雨量490~ 660 mml1 ]。自延安市统计局2010年的数据。地理信息数据 包括了延安市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 延安市行政边界。为了做到县级的精细化区划分 析,气象数据采用了延安市l3个县区气象站 l981~20l0年气象资料数据。 1.2 指标设定 灾 害 危 地下水位深,作物所需水分供应不 足,干旱发生频繁,持续时间长,成为我区主要农 陛 根据延安市干旱气候特点分析结果及专家分 O 险 业气象灾害,四季干旱中以冬旱发生最多,春旱次 之,秋旱最少L 】。春、夏旱虽然出现次数在各季 中不多,但春季,夏作物处在活跃生长期,秋作物 为播种至出苗期,均需大量水分。加之春季降水 少,蒸发强烈,导致土壤水分大量丧失,水分供求 矛盾突出,使春旱中有50 ~70 是危害较重的 干旱。夏季正值作物生育旺盛时期,耗水量多,重 旱虽然只占40 ~50 ,但此时太阳辐射强烈, 析讨论,选取灾害危险性、承载体易损性、物理暴 露敏感性及区域防灾减灾能力4项要素作为延安 市干旱风险区划指标[1。。(见表1)。 表1 延安市干旱风险区划指标 ] 轻中重特 O.1 旱孚旱旱 O.2 O.3 0.4 温度高,蒸发蒸腾量大,极易干扰作物正常发育。 如1963年发生伏旱时,小河断流,大河水少,全区 物理暴露敏感性O~ 地表湿润度指数植被覆盖度0.5 0.5 受旱生产队达53 ,成灾面积47.9 ,占秋田面 人口密度0.3 积12 [ 。因此,利用延安市各县站30 a的气 承栽体易损性0.1 经济密度耕地面积比重财政支出0.3 0.4 0.4 象数据,利用GIS技术,对延安市干旱风险进行 区划,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介绍 区域防灾减灾能力0.1 人类发展水平0.3 0.3 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区划资料选取了延安市的经济、人口、耕地面 积、财政收入、人类发展水平等数据、地理信息数 据及气象数据。其中延安市13个县区的经济、人 (1)干旱灾害危险性。其中灾害危险性,主要 以干旱等级来表示灾害的危险性,干旱等级由标 准化降水指标根据降水累积频率分布来划分的, 口、耕地面积、财政收入、人类发展水平等数据来 收稿日期:2Ol3()5一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