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含答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调研

八年级语文

本调研题共8页,满分120分。建议完成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从下列二组词语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并订正( )(2分) 第一组 第二组

蒙昧 琐屑

第一组 第二组 A.悄然(qiǎo) .B.遒劲(jìn) .

C.倔强(jué) .D.婆娑(suō) .

由衷(chōng) .

丘壑(hè) .濒临(bīn) .

喧嚣(xiāo) 气慨 鲜腴

长途跋涉 巧妙绝纶

摩肩接踵 触目伤怀

错别字 秀颀(qí) .嶙峋(xún) .俯瞰(kǎn) .推崇(cóng) .

坦荡如砥(dǐ) .

锐不可当(dǎng) .杳无消息(yǎo) .

春寒料峭(xiào) .和颜悦色 深恶痛疾

订正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随着奥林匹克圣火点燃,炫丽的焰火腾空而起,热烈的欢呼声振聋发聩。 ....B.面对道道难关、重重困难,中国航天人依然不折不挠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C.云南剪纸艺术家创作的剪纸作品,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象群的“北移之旅”。 ....D.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医护人员都任劳任怨,始终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

4.语文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消息。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10分)

中新网广州6月8日电 一啖竹升面,几多岭南情!这碗从小吃到大的面食,是不少广州人的心头好,充满着味觉的记忆。今年5月,竹升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何为竹升面?竹升面是用竹竿滚压而成,原叫“竹竿面”。由于“竿”和“赶”同音,因避讳粤语“竿”字发音不吉利而改称“升”,称“竹升面”,寄予着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其制作技艺传人黄淑玲向记者介绍,竹升面的制作工具很考究。【甲】她使用的是师傅汤照容先生祖传的铁木擀面棍和大竹升,一长一短,压出来的竹升面更加筋道。【乙】工艺独特之处在于面条不是用手或是木棍搓揉成的,而且是用大腿压着粗大竹竿,一边移动一边压揉而成。

【丙】竹升面的汤底是用本地新鲜土猪骨,加上烘烤过的大地鱼干、虾皮熬制而成的 加入炒香的海南胡椒,汤底鲜香顺滑,清澈不浓厚,吃起来口感清爽。现场食客对这家竹升面赞不绝口:“黄师傅做的汤底最地道了,那种味道一下子就进入五脏六腑,令你垂涎三尺”

近年来,【丁】黄淑玲将黑芝麻和火龙果、胡萝卜等蔬菜添加于面团中,为爽滑的竹升面增添色彩,制作出了“七彩”竹升面。

(1)任务一:请你帮小主播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七彩”竹升面的前世今生》 B.《一啖竹升面,几多岭南情》 C.《竹升面的制作过程》

D.《竹升面制作技艺成非遗代表性项目》

(2)任务二:有同学觉得这则消息有语病,请指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3)这则消息引发了同学们对竹升面的向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4)任务四:岭南人为美食取名都讲究好寓意,如消息中“竹升面”名称的来由。根据你的了解,在以下两种食物中选择一种,说说其命名的内涵。(3分) ①及第粥(原名“杂底粥”) 二、(1小题,8分) 5.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只选三题作答)(3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攀条折其荣,______。(《庭中有奇树》) ③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④______,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2)下图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一句的配图。(1分)

②年糕

(3)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抒发感情,还有沟通、交流的功能。在最近一次的书信联系中,文佳和小学好友互赠了诗句,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4分)

题目 《赠从弟》 作者 刘桢 赠送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 提示 鼓励彼此有坚定的人格追求,不轻易改变本性 难忘毕业旅行中泛舟西湖,沙鸟惊飞的场景 《如梦令》 李清照 ②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8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选自《滕文公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安居而天下熄 .C.以顺为正者 .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D.富贵不能淫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是非木柿 .

天子为动 .淫慢则不能励精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威风八面,能够影响诸侯和天下局势,所以是真正的大丈夫。 B.孟子反对景春的观点,认为他没有学过礼,所以不懂得女子出嫁需遵循的妾妇之道。 C.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时,孟子先批驳景春的观点,再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能坚守自持,不会受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影响。 9.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问市人孰为南北 .

②俄有使使止之 .

(2)请简要分析文天祥“意气扬扬自若”的原因。(2分) 10.阅读下而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海连晓穿”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打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7小题,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3分)

社区全民健身月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活动策划组志愿者文佳收集了不少有关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材料。

材料一:

(数据来源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21年《广州市居民运动健身行为特征及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材料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的肌肉更发达,收缩力量更强,心跳搏动更有力。一般人的心脏每次收缩输出血液50~70毫升,而经常参加锻炼的人能输出80~100毫升,甚至更多;一般人心跳每分钟为70~80次,而经常锻炼的人只有50~60次。由于心脏收缩时输出的血量较多。心跳次数减少,使得心脏在每次收缩后有足够时间休息。有利于心脏更好地工作。同时,由于运动时肌肉有节奏、有规律收缩与放松,使静脉血液回流加快,供应心脏本身营养的冠状动脉扩张。这不仅有利于心脏工作,而且能使心脏得到更多营养。

经常锻炼可以使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可以提高体内氧水平与代谢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异物的作用。所以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灵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对外界刺激反应更快、更准确,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协调,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和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御能力也会提高 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由于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获得大量氧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这就需要呼吸器官加倍工作,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肺活量明显增加,安静时呼吸频率减低,呼吸器官功能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摘编自《社区居民体质与健身》)

材料三:

北京方庄体育公园,每天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无论是单双杠、腹肌板,还是篮球馆、足球场、羽毛球馆,使用率都居高不下;湖南常德69岁的市民王金玉热爱太极,早上和体育中心太极站的队员们随晨光舞动,时而“白鹤恋翅”,时而“海底捞针”,很是惬意。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杜长亮指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等工程的稳步推进,十四届全运会举办19个大项185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老百姓上全运的梦想得以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

王颖冲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副教授,也是一名资深的健身爱好者。“健身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之一,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做瑜伽、有氧操,就连怀孕期间也没断过。”“有一次上英语专业课,主题是久坐和健康的关系。我一边讲解课文,一边分享健康知识。后来很多学生改变了下课也坐着的习惯,在课间都站起来休息,那个场景很有趣。”王颖冲笑着说。

疫情笼罩下,不少知名健身品牌纷纷推出直播平台以及手机App,社交平台上健身内容也迅速增加。打开几款健身App,跑步、瑜伽、骑行、舞蹈、动感单车……种类丰富多样,不仅有视频教学,还可以搭配穿戴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北京体育大学鲍明晓认为,随着健身场景的提升和优化,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摘编自《全民健身,为了全民健康》,《光明日报》2021年8月8日)

11.根据材料一的调查数据,文佳提出了本次推进社区全民健身月活动的重点工作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健身频率,下列的重点工作措施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进一步加大对“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目标的宣传力度。 B.对社区健身设施作“适老化”改造,方便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C.邀请专家为不运动或少运动的40岁至60岁人群提供个性化体育健身“处方”。 D.结合时代特征,推广新兴体育项目,提高40岁以下人群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

12.为普及科学体育知识,文佳根据材料二,梳理并制作了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宣传图,下列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13.结合材料三,文佳向社区居民宣传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成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想群众所想,有效解决了健身场地不够的问题。 B.全运会成为了老百姓一展身手的舞台,人民群众健身意愿持续增长。 C.随着“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得到释放。 D.线上线下一体、运动休闲兼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完备。

14.文佳的表哥,平时工作压力大,疏于运动,请你结合材料,说服他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7分)

班级开展小组散文朗诵表演活动,你们小组选择了《老海棠树》作为朗诵作品,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儿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是什么感觉;都能看见什么?

④但她只是望着我吗?她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⑤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⑥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莱,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⑦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我也大些了,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衔。

⑧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奶奶的心思我有点儿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⑨所以冬天,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己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⑩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

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5.任务一:小组准备拍摄朗诵的背景视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完善分镜头剧本。(4分) 春天,老海棠树满树繁花,奶奶糊纸袋。 夏天, (1) 。 秋天, (2) 。

冬天,老海棠树枝条枯干,奶奶学习、看报。

16.任务二:在朗诵训练中,不少同学表示很喜欢画线的写景句,请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

17.任务三:背景视频中,多次定格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画面。结合文章,说说文中“张望”这一细节的妙处。(4分)

18.任务四:朗读表演结束后,小组分享对作品的理解。不少同学认为标题“老海棠树”内涵丰富,请你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6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50分)

请以《我确定,他(或“她”)能做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认真书写,注意卷面,力求工整、美观。(3)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四部分 名著阅读(共8分)

[说明:本部分8分为附加分,加分后全卷不超过120分。]

六、(1小题,8分)

20.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8分)

(1)任务一:请帮助文佳完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5分)

篇目 作者 作品类型 阅读方法 摘抄:长征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度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① 作品 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 批注: ② 阅读方法总结;读“事实”,读作者想说的“真话”。 摘抄:于是我产生了这样的揣测:螽斯的卵像植物的种《昆虫记》 ③ 科普作品 子一样种在土中,没有任何阻挡,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可我瓶中的卵,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实在干旱的沙土上度过的,也学她们缺乏种子萌芽所绝对需要的东西,它们的孵化也需要潮湿。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批注:科学探索需要大胆揣测和实践求证。 阅读方法总结,阅读科普作品,需要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 ④ 。 (2)下面的片断,哪一个更有可能出自于《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原因。(3分)

【甲】蟋蟀总是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在家门口而从不在屋里唱歌。前翅发出“克利克利”的柔和颤音,而且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整个春天的闲暇时光,它就这样自得其乐地歌唱,它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乙】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声响。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

语文参考答案

1.【字形辨析】(2分)

第一组 第二组 [每找出1个错别字并订正,1分。] 2.【语音辨析】(2分)

C(A.衷zhōng;B.劲jìng,当dāng;D.崇chóng。) 3.【词语运用】(2分)

A(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本句可用“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4.(1)【内容理解】(2分) B

(2)【语病辨析】(2分) B、D

(3)【修辞手法】(3分)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竹升面汤底的鲜吞诱人,惹人嘴馋的特点,表现食客对竹升面的极度赞赏。 [3分。指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4分,效果1分。] (4)【仿用句式】(3分)

及第粥:原称“杂底”粥,由于“杂底”与“及第”谐音,“及第”原指“科举应试中选”,因此美名为“及第粥”,寓含“学子金榜题名”等的美好祝愿。

或:原称“杂底”粥,由于“杂底”与“及第”谐音,才子伦文叙高中状元后,心念幼时粥贩赠粥之恩,故以“及第粥”为名,寓含“学子金榜题名”等的美好祝愿。

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成人步步高升,人们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表达对于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3分。指出谐音1分,分析1分,祝愿1分。] 【名篇名句】(10分)

错别字 慨 纶 订正 概 伦 (1)

①芳草萋萋鹦鹉洲 ②将以遗所思 ③折戟沉沙铁未销 ④风烟俱净

[3分。每空1分。错、漏、多一个字,此空不得分。] (2)黑云压城城欲摧

[1分。错、漏、多一个字,此空不得分。] (3) ①岂不罹凝寒 ②争渡

松柏有本性。 惊起一滩鸥鹭。

[4分。每空1分。错、漏、多一个字,此空不得分。] 6.【文言词语】(2分)

C(“这”。A项,安静/哪里:B项,作为/被:D项,使……迷或/放纵) 7.【文言翻译】(4分)

(1)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 (2)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大道而行,

[每小题2分。“丈夫之冠也”1分,“父命之”1分:“得志”1分,“与民由之”1分。] 8.【文意理解】(2分)

B(“认为他没有学过礼,所以不懂得女子出嫁需遵循的妾妇之道。”错) 9.【课外文言】(4分)

(1)①哪里。②派。[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文天祥认为自己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从今以后,他几乎就没有愧疚了。所以“意气扬扬自若”。[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 【参考译文】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10.【古诗鉴赏】(4分)

(1)天上云海茫茫,就像奔涌的波涛,和拂晓的晨雾相连,越发迷蒙。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2分。每点1分。]

(2)词人感叹天色已晚,前路漫漫难以到达,自己空有才华但无可作为。抒发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所用的苦闷,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若答“正值战乱,国难当头,空有文采但无所用的苦闷”也可。)[2分。每点1分。] 11.【分析综合】(3分)

B(老年人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较好,不宜将促进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作为工作重点)

12.【内容理解】(3分)

D(获得大量氧气出现在锻炼过程,而不是经常参加锻炼的结果) 13.【分析综合】(3分)

C(“15分钟健身圈”的基本建成与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得到释放没有必然关系。) 14.【概括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你如果想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最好多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保持和增强身体健康水平。 (2)现在线上、线下或身边都有许多便利我们运动的条件,只要利用好工作间隙,就能加强运动,增强身体健康。[4分。对象1分:第(1)点2分,第(2)点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内容理解】(4分)

(1)老海棠树枝叶繁茂,奶奶补花、缝床单 (2)老海棠树结实落叶,奶奶扫院子扫街 [4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鉴赏分析】(3分)

动静结合。将静态的花与动态的蜂、风、雨等结合起来,通过嗅觉、听觉、触觉等细腻生动地写出春日海棠花树的清新美好,展现了“我”童年时候的美好,也体现了我对老海棠树的喜爱。

[3分。写出2个或以上感觉捕写,1分;能分析描写手法,1分,效果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鉴赏分析】(4分)

(1)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前后照应。

(2)体现了奶奶希望有自己的工作,能自食其力,也希望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愿望。 (3)突显奶奶不服老、努力上进,追求尊严的可贵品质。

[4分。第1点1分,第2点2分,第3点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点评探究】(6分)

①内容上“老海棠树”见证了“我”和奶奶的生活点滴,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②“老海棠树”是行文线索,全文围绕“老海棠树”展开情节;

③“老海棠树”是奶奶的象征,老海棠树在不同季节极力展现其生命力,春天开花、夏日浓阴、秋天结实,就像奶奶终日辛勤劳作,用劳动证明自己能自食其力,展现了奶奶尽力跟上时代,努力上进的形象。 [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写作】 按中考评分要求。 20.【名著阅读】 (1) ①纪实作品

②用一系列真实数据突显红军长征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伟大奇迹的赞叹。 ③法布尔

④科学精神(或“科学思维”“科学理念”) [5分。第①②④点各1分,第③点2分,]

(2)甲。甲文里面,把蟋蟀拟人化,形象生动地介绍了蟋蟀在温暖天气时用翅膀发声鸣叫的习性,字里行间

流露出作者对它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理趣和情趣兼备,符合《昆虫记》这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3分。选择1分,结合文段谈特点1分,与《昆虫记》文体特点相一致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