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l2期(总第204期) 应用能源技术 doi:10.3969/j.issn.1009—3230.2014.12.001 南方山区风电场场内道路优化设计探讨 蔡湘雯.田晓燕 (中能建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长沙410007) 摘要:针对南方山区风电自然地形与地质条件的特点,本文论述了选择特种运输车辆及 便捷经济的运输方案,部分路段采用道路的技术参数的极限值,并通过平面选线多方案比较,达 到减少道路的土石2-:r- ̄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关键词:南方山区;风力发电场;道路技术参数;平面选线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230(2014)12-0001一o4 Discourse about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Roads in Wind Farms in the South Part of China with Mountain Terrain CAI Xiang—wen,TIAN Xiao—yah (HEPDI,CEEC,Changsha 410007,China)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south part of China with mountain terrain,this discourse discussed the transportation plan choosing special lorries and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routes,using limits in technical standard in part of the roads design,as well as comparing diferent routes on plane to reduce the quantiites of earthwork SO as to lower the investment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Mountain terrain in south area of China;Wind fanqas;Road technical parameters; orutes in plane O 引 言 的运输手段,配合以优化的运输参数、特种运输车 南方山区风电场多位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 辆、便捷经济的运输方案,可以实现最为经济安全 重丘地段,场址范围内高差较大,地貌复杂、地质 的运输,节省投资。 条件差异大,道路设计及运输组织难度大,如何以 1.1多功能板车运输 安全、高效、投资省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风力发电 采用多功能板车运输时,内侧弯道半径不小 场的交通运输问题,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 于35 m,弯道处路宽不小于14 m。当转弯半径不 重要。 够时,必须休整延伸,边部需用水泥石块修砌加 1 大件设备运输方式选择 固。 根据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经验,在确保安全 1.2叶片运输特殊车辆运输 运输的前提下,相比空运形式、铁路运输、水路运 采用叶片运输特殊车辆运输时内侧弯道半径 输,风机大件设备采用汽车公路运输是最为适宜 不小于22 m,最小转弯半径25 m,弯道处路宽不 收稿日期:2014—09—15 修订日期:2014—10—28 小于8.0 m。可根据不同的风速及弯道状况抬高 作者简介:蔡湘雯(1971一),女,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电力行业总图运输规划和设计工作。 叶尖,减少叶片扫尾面积。 2014年第l2期(总第204期) 应用能源技术 3 高山,展线长度从原来的l 200 n'l的可缩短至787 够确定起终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选线。丘陵地区 的线路特点是:局部方案多,且为了充分适应地 m,从而减少风电场场内道路长度,降低工程造 价。据了解某些山区风场至风机点位支线施工检 修道路纵坡局部已达20%,因交通量小,使用频 率低,用途单一,必要时其他车辆辅助即可。 形,路线的纵断面将会有起伏,路线平面也以曲线 为主体。 4.3最终定线 3 风电场场内道路规划 最终的定线,设计人员需要在1:1 000~ 南方山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基本布置在山 顶或山脊风资源较好位置,场内道路主要为施工 及检修道路。 在场内道路沿途如有已有道路,尽量利用已 有道路改造,减少场内新建道路长度;场内道路与 地形合理结合以减少工程量,避免深挖高填。改 造道路段的平面线型保持原有路线基本不变,路 面宽度扩宽至4.5 m;局部弯道进行加宽处理,以 满足大件设备运输需要。 场内道路新建道路可以沿山脊展线,道路纵 坡也能满足风机设备运输要求,场内新建道路路 径选择时,尽量不截断原有排水、排洪通道,将新 建道路的截水分段、就近引流至已有天然排水系 统内,以减少排水涵管的数量、排水沟道的长度。 路面宽度按4.5 m、路基宽度按5.5m设置,在需 要进行截水、排水、引流区域设置排水沟、挡墙等 辅助设施。 4风电场场内道路设计 4.1纸上选线 设计人员在微观选址前,应当先根据风资源 专业提供的风机机位图大致确定道路的走向。因 为此时风机机位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在微观选址 的过程当中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取消,有可能会增 加,有可能会移位,这都给道路选线造成了许多不 确定的因素,但是,提前的规划选线足以给最终定 线做出充分的准备。道路设计在纸上选线的过程 中,除了规划好道路的总体布局外,最重要的是熟 悉当地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对有可能影响定线 的因素做到心中有数。 4.2现场选线 微观选址结束后,风力发电场内的道路就能 1:2 000的图纸上确定,且进行多方案比选。 在这个风力发电场经过初步选线、现场踏勘 选线等优化后,具体方案比选如下: 线路段(正线I(0+900~K3+150,比较线1 K +900~KK2+730,比较线2 KKK0+900~ KKK3+030)。本路段整体起伏较大,最高点海拔 1 720 m,最低点海拔l 507 m。山体被一由南至北 的冲沟分割为两段不连续的山脉。山顶为无规律 连续起伏高差较大的馒头状山包;东南侧山脉山 腰部为起伏较小的坡地,西北侧山脉山腰部为海 拔逐渐上升的馒头山包。针对地形,进行了三个 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正线):路线在l(o+900处下至冲沟 底部后向南展线,由冲沟南部尽头K。+400处回 头展线沿山腰向北缓慢爬坡,在K +900位于山 腰较平缓处再次回头向南展线,最终由11#风机 点西南面的缓坡爬至山顶K3+150处。 方案--(比较线1):路线在K +900处下至 冲沟底部后即回头向北展线沿东侧山坡爬坡,在 KK。+150处顺山腰地形回头向南展线,最终爬坡 至山顶KK2+730处。本段路线相对较短,但局 部土石方挖方量十分大,纵坡为15%路段也较 长。 方案三(比较线2):路线在KK +900处下 至冲沟底部后即回头向北展线沿东侧山坡爬坡, 在KK +050处山腰突起小山包处调头向南展 线,在路线经过山腰山脊处反复回头展线,最终爬 坡至山顶KKK。+030处。此路段平面线长度中 等,但土石方量较大,且回头弯极多,挡土墙工程 量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