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二物理下杠杆滑轮训练题

来源:好土汽车网


初二物理下杠杆、滑轮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1.

( )

车把应用了杠杆 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A. B.

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C.

D.F )的力臂是(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D. OA

B. OD C. OC A. OF

FLL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若和3.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

2112 )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 (FF D.无法判断那端下降 CA..仍然平衡那端下降 B.21子绳 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 360N4.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的物体, )40N,则物体与地

面间的摩擦力应为( 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等于D B、80N CA、60N

360N、、120N

如图是手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示意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5. 时,下列图象能表示负重大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 )

A B C D AOOAOBAOOB段位点用一线悬挂起来,,6. 粗细均匀的钢筋在,形状如图所示.已

知并使= ( )

于水平位置后放手,放手后 BA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A.保持原状 D.端下沉 B.端下沉

C.,将杠杆缓慢地由位F7.如右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 ) ,在这个过程中动力A拉至位置B置

先变大后变小不变 D.A.变大 B.变小

C.

端固定在铰链上,的A8.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 )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B.逐渐变大A.逐渐变小

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AB,弹簧秤重力不计,用手抓住弹簧秤时弹簧秤质量分别为20 kg.如图所示,和15 kg9BA) 时弹簧秤读数是(的读数是( ),用手抓住时,弹簧秤读数为( ),用手抓住

(秤钩在左侧).49 N

.B.196 N .343 N C.147 N DA.10.如图所示,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F拉物体6 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

左的力当物体乙重甲 )甲,使其向左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F=12 N

=6 N B.A.甲甲6 N .乙受到的拉力大于.甲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分,共31BA当分别用两提纽称物体质、是

此杆秤的两个提纽,.1.如图是杆秤的示意图 提纽时称量的物体质

量要大;______量时,且秤砣都在杆秤同一位置,则使用B称由原来的细绳换成质量较大的细铁丝,那么,使用提纽如果将提纽_____填量物体质量时将不准确,且称得的物体的质

量将比物体的真实质量_____().

“大”“小” A,而抬另一200 N端需用力2.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杆,抬起B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端端时需用力150 N.则该木杆________ N.

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如图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3.当手中托的物

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阻.一个杠杆

点可看__________,肘部O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________成杠杆的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

杠杆F厘米,重物对棒A端的压力AO如图,撬棒AB长1.8米,长40 4.

牛,则要撬动重物需要的最小力为__牛,作用的位置应=700

端移动。在 ,方向 。为了更加省力,可将支点O向

饲养员用铡刀铡草喂动物时,为了铡草时省力,饲养员应把草放在5.阻力轴的地方,这样

可以使动力臂______________(填“靠近”“远离”).

臂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F

如图所示,一支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已知伸出6.端桌面的部分是全尺的三分之一。当在B端挂一5牛的重物时,直尺的AA 刚刚开始翘起,则此木尺的重量是______牛。使滑轮匀速上升时,10N,C为固定点,用拉力F7.如图所示,物体B的重为 的上升速度为,则物体B;拉力F的大小应为 N滑轮A的上升速度为1m/s

m/s。 B

C .如图所示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8 (费力/省力/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_______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

,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处是 (只要写出两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图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9FFF。则:不计动滑

轮重和绳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50N=

丙乙甲GG为______N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为丙甲,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______N。若动滑轮重3NG ____ __N。为乙

AF,.如图所示,

在水平拉力的物体的作用下重100 N10FB,则拉力的示数为10 N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弹簧秤物体

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____N的大小为,

,弹簧秤重力6 N,乙物体重10 N如图所示,甲物体重11._____ 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 N.

N,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是

若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如图,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G的重物时,12. = 。;;;所用拉力和重力的关系F= F= F= F4132

三、作图探究题(29分)

1.画出下图中的力臂和力的示意图.

时,重物升高1. 5m用右下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

动2. 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0.5m,

)

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3.根据上图所示的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只有4A个钩码时,应怎样挂钩码才可使杠杆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4点挂上

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两种设计方案.

5题

4题

如图所示,自行车上也运用到许多杠杆的知识,请你指出其中用到杠杆知识的部位。5. 个名称)。 (填出1 (1)用到省力杠杆知识的有

(填出1个名称)。 (2)用到轮轴知识的有

.用细线将一段粗线均匀的直铁丝吊起来,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出于平衡状态,若将右

端折6 叠一段现象是 (1)

。可能出现的

。 (2) 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 .在

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7位置平衡。当杠杆在图示情况下平衡时,使杠杆在

,若将弹簧测力 N N,a处所挂钩码的总重为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选填“变 (计改为bc方向施力,杠杆仍在原位置平衡,则

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20分)家庭成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员中的任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1.假期里,小兰和爸爸、 12-22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的一侧,爸爸2m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400N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

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小兰的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2)? /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

平衡不被破坏.速度是0

2.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设计车速为100Km/h,是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长跨海大桥,如图所示。它的建成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1)求一辆汽车以设计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为桥重和车辆)大桥采用双塔钢索斜拉式。将大桥一部分可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模型,F(22 。F的力臂L为支点,请在图(乙)中作出对桥的压力,F为钢索的拉力,O111 )如果桥塔高度降低,此钢索的拉力是否改变?为什么?(3

.

,绳重及摩擦不计3.如图14所示装置.

,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⑴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轮时90N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将重为时⑵若物重为50N,绳端需用,

匀速提升 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 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⑶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 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0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⑷当动滑轮重为多少时,

,绳重、摩擦2 m,每个滑轮质量是kg的物体提高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是70 kg5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1不计,试求:()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

初二物理下杠杆、滑轮训练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5 B

6. A

7. A

8. A

9. C , C , B

10. B

二.填空题

1. A A 小

2. A 350

3.动力 支点 费力

4. 200 B点 垂直于AB向下 A

5.靠近 大于

6. 10

7. 20N , 2m/s

8.费力 省距离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0. 20 10 .911.6、6

12. 30 15 60

三、作图探究题

1. 2. 3.略

4.方案(1):在右边第4格挂上2个钩码方案(2):在右边第1格挂上8个钩码)

5.(1)刹车把手的力臂比较长;脚蹬的力臂比较长;车铃的手摇柄比较长

(2)大齿轮、小齿轮、脚蹬、轮胎转轴)

1 左端下降,右端上升(或逆时针转动) 6. ○2 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 ○

变大7.水平 1.0 2

四、计算题0.25m/s 2)1)米 (1.(1t=s/v=36Km/100Km/h=0.36h

2.⑴ ⑵如图增F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l⑶要变大,因为F、不变,l1212 大 略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