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高级)评茶员理论与技能考试内容 2

来源:好土汽车网


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 嫩度、净杂 B 色泽、整碎 C 嫩度、条索 D整碎、净杂 2、圆炒青按形态分为(D)花色品种。

A 珠茶特级、一至五级 B 雨茶、秀眉、贡熙

C 珠茶、秀眉、碎茶 D 珠茶、雨茶、秀眉、茶末 3、蒸青绿茶分为(A)档次。

A 高档 中档 低档 B 特一至三级 C 特级 一至五级 D EEES级 4、烘青茶坯加工级别标准样分为(D)。

A 特、一至三级 B 特级、一至五级 C 茶芯、茶片 D 一至六级、茶芯、茶片 5、外形特征“色黄稍枯,尚圆略扁、有朴片”属于贡熙(D)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6、珠茶贸易标准样分为(D)

A 一至三级 B 特、一至三级

C 特、一至五级 D 特级、一至五级、不列级 7、六安瓜片主销(C)

A 武汉、重庆 B 宁、沪、杭 C 港、澳地区 D 日本 8、顾渚紫笋主销(C)

A 港、澳、东南亚地区和国家 B 外销日本 C 京、沪 D 京、津、穗

9、如要调查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态度,应采用(A)市场调查法 A 询问法 B 观察法 C 试销 D 资料分析法 10、毛峰外形审评注重(A)

A 色泽、嫩度 B 色泽、形态 C 色泽、条索 D 嫩度、净度 11、出口眉茶标准样分为(D)花色品种

A 特珍、珍眉、秀眉 B 雨茶、秀眉、贡熙

C 特级、一至二级 D 特珍、珍眉、雨茶、秀眉、贡熙 12、外形特征“细嫩、紧直、尚嫩绿”属于蒸青绿茶(A)级 A EE级 B E级 C S级 D 一级 13、根据舌的的生理特点、舌心对(B)最敏感

A 甜味 B 涩味 C 咸味 D 酸味 14、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B)

A 35-40℃ B 45-55℃ C 55-65℃ D 高于70℃ 15、标准规定特种乌龙茶出口水分不得超过(B)

A 7.0% B 7.5% C 8.0% D 9.0%

16、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微感刺手,条无显著折断,手捻成碎片,枝梗用力折断,但梗皮不脱离,用力小时呈弯曲状,香气正常。问其含水量为(C) A 5% B 7% C 8% D 10 % 17、茶号“9389”代表(C)绿茶贸易标准

A 特贡超特级 B 特贡特级 C 贡熙一级 D 贡熙二级 18、黄山毛峰主销(B)

1

A 东北三省 B 京、津、沪 C 宁、杭、沪 D 港、澳地区 19、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B)

A 高山、低山、洲地之别 B 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 C 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 D 地域香与附加香 20、成品茶“规格乱”的原因是(B)

A 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 B 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 C 外形、叶底花杂 D 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21、品质特点“条索较紧,色泽较深暗,香气高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完

整”属于(A)名优绿茶

A 烘青型名茶 B 蒸青型名茶 C 炒青形名茶 D 烘炒型名茶 22、扁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 嫩度、色泽 B 条索、整碎 C 色泽、形态 D 条索、净杂 23、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二级色种定为(C)分

A 101以上 B 91-100 C 81-90 D 71-80 24、乌龙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四等,内质评三等,应以(B)计价 A 二等 B 三等 C 四等 D 五等 25、蒸青外形审评注重(A)

A 紧直、色泽 B 嫩度、松紧 C 色泽、条索 D 色泽、形态 26、根据名优绿茶的评分原则,某项因子品质优良定为甲等,给(A)分 A 94±4 B 84±4 C 74±4 D 50-60 27、名优绿茶外形项目的品质系数为(A)

A 30% B 25% C 15% D 10% 28、在自然光充足情况下,评茶较为准确,因此干评台应(C)

A 直射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B 南向窗下 C 北向窗下 D 西照窗下 29、评茶室要求干燥,因此不宜(D)

A 设在楼上 B 地面用多孔板架空 C 增设除湿机 D 透光窗下种植乔木树种 30、平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A)

A 圆洁、润度 B色泽、整碎 C 嫩度、净度 D 整碎、净杂 31、烘青外形审评注重(A)

A 紧直、嫩度 B 色泽、形态 C 色泽、条索 D 嫩度、净度 32、乌龙茶香气的品质系数为(B)

A 30% B 25% C 20% D 10% 33、特级黄金桂条索卷曲结实翠绿香气清幽似桂。问所用标准(B) A 不合理 B合理 C 待定 D无标准

34、要想将茶叶含水量保持在6%以下,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C)以下。 A 70% B 60% C 40% D 30% 35、茶叶“失风”是因为茶叶具有(C)特性

A 吸湿性 B 吸附性 C 陈化性 D 光化反应 36、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特级铁观音定为(A)分

A 101以上 B 91-100 C 81-90 D 71-80

37、品质特点“外形完整色泽翠绿,香气滋味清爽鲜醇,汤色、叶底嫩绿”属于(D)名优绿茶

A 蒸青型名茶 B 烘青型名茶 C 炒青型名茶 D 烘炒型名茶 38、名优绿茶内质审评(D)为主

2

A 香气、滋味 B 汤色、叶底 C 香气、汤色 D 叶底嫩度、色泽

39、品质特点“外形细紧,色泽绿润,香气高锐,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属于(C)名优绿茶

A 蒸青型名茶 B 烘青型名茶 C 炒青型名茶 D 烘炒型名茶 40、名优绿茶审评方法采用(A)方法

A 五项因子 B 六项因子 C 八项因子 D 乌龙茶审评方法 41、审评名优绿茶,宜用(B)规格审评杯

A 110ml B 150ml C 200ml D 250ml 42、黄山毛峰投茶宜采用(B)方式

A 上投法 B中投法 C 下投法 D 随意 43、绿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等,内质评四等,应以(B)计价 A二等 B 三等 C 四等 D 五等 44、毛茶收购含水量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乌龙茶标准含水量为(C) A 5% B 6% C 7% D 8% 45、茶号“8147”代表(A)绿茶贸易标准样

A 雨茶一级 B 雨茶二级 C 秀眉特级 D 秀眉一级 46、(B)名茶被誉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A 铁观音 B 太平猴魁 C 涌溪火青 D 顾渚紫笋 47、龙井茶属于(C)类绿茶

A 长炒青 B 圆炒青 C 扁炒青 D 蒸青 48、旗枪属于(C)类绿茶

A 长炒青 B 圆炒青 C 扁炒青 D 蒸青

49、根据名优绿茶的评分原则,某项因子品质有缺陷定为乙等,给(B)分 A 94±4 B 84±4 C 74±4 D 50-60 50、名优绿茶香气项目的品质系数为(B)

A 30% B 25% C 15% D 10% 51、乌龙茶外形的品质系数(权数)为(C)

A 30% B 35% C 20% D 10%

52、经市场调查,发现自己单位的产品比较单一,为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应采用(A)策略。 A 主次结合策略 B 产品扩充策略 C 产品特殊策略 D 商标扩展策略 53、名优绿茶叶底项目的品质系数(权数)为(D) A 30% B 25% C 15% D 10% 54、每次尝味,较适合的时间为(B)

A 2min B 2-3 min C 5 min D 10 min 55、庐山云雾茶外销市场以(B)为主。

A 日本 B 港澳地区及欧美 C 非洲 D 南美洲 56、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 A 轻晒轻摇,发酵稍轻 B 轻晒重摇,发酵稍轻 C 重晒轻摇,发酵充分 D 重晒重摇,发酵充分 57、“平绿”属于(B)类绿茶。

A 长炒青 B 圆炒青 C 烘炒型 D 蒸青 58、(B)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香槟”

A 文山包种 B 冻顶乌龙 C 木珊铁观音 D 高山乌龙茶 59、碧螺春属于(C)外形名茶

3

A 扁形 B 针形 C 螺形 D 片形 60、乌龙茶汤色的品质系数为(C)

A 30% B 25% C 5% D 只作参考

1、茶叶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为开发新产品,打开销路可采用(A)策略 A 同一产品多能化 B 产品系列化 C 名优产品多样化 D 产品特殊化 2、(B)名茶素有“味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誉

A 庐山云雾茶 B 西湖龙井 C 白毫乌龙 D 凤凰单枞 3、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一级铁观音定为(B)分

A 101以上 B 91-100 C 81-90 D 71-80

4、抽气充氮是保管较为先进方法,氮要求茶叶含水量在(A)否则不利贮藏 A 2-5% B 7% C 9% D 12% 5、龙泉剑茗属于(C)外形名茶

A 针形 B 片形 C 矛形 D 眉形 6、庐山云雾属于(D)外形名茶

A 扁形 B 片形 C 曲条形 D 兰花形

7、乌龙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等,内质评三等,应以(B)计价 A 二等 B 三等 C 四等 D 五等

8、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绿茶标准含水量为(B) A 6% B 7% C 8% D 9%

9、抓茶一把,用力握紧,微感刺手,发出“沙沙”响,条能压碎尚脆,手捻成粉末,枝梗

轻折即断,香气高,问其含水量为(B)

A 5% B 7% C 8% D 10% 10、临海蟠毫属于(C)类绿茶

A 炒青 B 烘青 C 烘炒型 D 蒸青 11、凤凰水仙中品质最好的是(A)

A 凤凰单枞 B 凤凰浪菜 C 凤凰水仙 D 色种 12、南京雨花茶属于(B)外形名茶

A 扁形 B 针形 C 螺形 D 片形 13、涌溪火青属于(D)外形名茶

A 扁形 B 片形 C 螺形 D 珠形 14、齐山翠眉属于(C)外形名茶

A 扁形 B 片形 C 眉形 D 雀舌形 15、茶号“9368”代表(B)绿茶贸易标准样

A 珍眉一级 B 珍眉二级 C 珍眉三级 D 珍眉四级

16、某批铁观音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76分,应定(D)及 A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17、六安瓜片属于( D )外形名茶。

A 扁形 B 针形 C 螺形 D 片形 18径山茶属于( B )外形名茶

A 雀舌形 B 曲条形 C 螺形 D 片 19茶号“K101”代表 (B)贸易标准样。

A 特级铁观音 B 一级铁观音 C 二级铁观音 D 三级铁观音

4

20某批乌龙茶色种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85分,应定为(C)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21来样标签上标明K110,问此茶样是(A )。

A 铁观音 B 色种 C 黄金桂 D 观音细茶 22外形特征“一芽一叶开展扁平光洁。”属于西湖龙井(B )级 A 特二级 B 特三级 C 一级 D 二级 23外形特征“圆扁枯黄”属于珠茶(D )级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不列级 24外形特征“欠紧直,色黄绿:属于蒸青绿茶(B )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5特级铁观音样品外形结实、匀整、砂绿、翠润。问所用标准(A ) A 不合理 B 合理 C 待定 D 无标准 26名优绿茶的汤色、叶底以( A)为好 A 嫩绿 B 黄绿 C 黄暗 D 暗褐 27(A)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28集体主义是从业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根本准则,因此职业守则要求品茶员应(C )

A 人爱本职,敬业勤奋 B 严守常规,细心负责 C 团结共事,宽厚容人 D 精通业务,一丝不苟 29(C)名茶极品称为“齐山名片”

A 安吉瓜片 B 三角片 C 六安瓜片 D 金山翠芽 30(B)名茶具有“三绿、三香”之特色

A 黄山毛峰 B 石亭绿 C 南京雨花茶 D敬亭绿雪 31评茶时,凡遇感冒鼻塞,适宜采用( C )解除。

A “滴鼻净”开窍 B 用鼻通开窍 C 开水熏吸 D 戴口罩 32根据舌的生理特点,舌后部两侧对( B)最敏感 A 纤维 B 酸味 C 鲜味 D 涩味

33( A)名茶颇具特色,有“金镶玉”之美称。

A 君山银针 B 蒙顶黄芽 C 黄金桂 D 大红袍 34乌龙茶的正茶分为( A)

A 铁观音、色种 B 正茶、副茶 C 粗茶、细茶 D 茶梗、茶朴 35香气审评,纯正香气注意区别( D)

A 高山、低山、洲地之别 B 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 C 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 D 茶类香、地域香、附加香 36茶汤的色度,主要从(A )三方面评比。

A 正常色、劣变色、陈变色 B 色度、亮色、浑浊度 C 明亮、晦暗、混浊 D 金黄、橙黄、清黄 37下列(A)有碍于评茶的准确性

A 嗜烟酒 B 嗜茶 C 爱好书画 D 爱好体育运动 38下列(D )有碍于评茶的准确性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 附加香 39春茶的祁红具有特殊的“玫瑰香”属于(B ) A 品种香 B 季节香 C 产地香 D 茶类香

5

40茶号“9475”代表珠茶(D )贸易标准样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41根据黄金桂品种的特点,宜采用(A )做青技术。 A 轻晒轻摇,发酵稍轻 B 轻晒重摇,发酵稍轻 C 重晒轻摇,发酵充分 D 重晒重摇,发酵充足 42下列( A)有利于评茶空气新鲜。

A 座南朝北 B 落水管不设盛水弯头 C 地板打醋 D吸烟 43、为改善评茶室的光线,可以( D )。

A 安装碘钨灯; B 门窗样柜漆成红色;

C 窗外种植乔木树种; D 墙面粉白可加一点纯蓝颜料。 44、安溪石山铁观音具有独特幽香岩韵属于(C)香。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 附加香。 45、温度下降到(D),茶汤汤色由红亮转红欠亮,并出现冷后浑。

A 0℃; B 5℃; C 10℃; D16℃。

46、茶汤温度低于是(D)尝味就显得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 A 15℃; B 20℃; C 30℃; D 40℃。 47、(A)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A 办事公道; B 诚实守信;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48、时代发展到今天,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职业守则要求评茶员应(D) A 遵纪守法,讲究公德; B 热爱本职,敬业勤业; C 科学严谨,不断进取; D 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49、乌龙茶副茶分为(D)

A 铁观音、色种; B 正茶、副茶; C 粗茶、细茶; D 粗茶、细茶、脚茶。 50、来样标签上标明S100,问此茶样是(B)

A 铁观音; B 色种; C 黄金桂; D 观音细茶。 51、碧螺春名茶内销市场以(B)为主。 A 东北三省; B; 京、津、沪 C 宁、杭、沪;D 港、澳地区。

52、西湖龙井具有独特清香属于(A)香。

A 茶类香; B 地域香; C 品种香; D 附加香。 53、凤凰单枞具有独特的蜜糖香属于(A)香。 A 茶类香 ; B品种香; C 产地香; D季节香。 54、成品茶“脱档”的原因是(B)

A 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 B 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 C 外形、叶底花杂; D 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55、外形特征“片状带筋”属于秀眉(B)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56、外形特征“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茶身稍大”属于浙江龙井(B)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57、来样标签上标明S110,问此茶样是(B)

A 铁观音; B 色种; C 黄金桂; D 观音细茶。

58、一级铁观音样品香气清高持久,音韵明显,问所用标准(B)

6

A 不合理; B 合理; C 待定; D 无标准。 59、(C)名优绿茶具有“汤清绿亮、见 ‘雪飘’”。

A 天山绿茶 ;B 峨眉毛峰; C 敬亭绿雪; D 黄山毛峰。

60、某茶厂4-6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15万元、110万元、120万元,试用加权平均法预测7月份的销售量为(C)。

A 110万元; B 115万元; C 115.83万元; D 116.5万元。

121、(B)名茶素有“香馨味厚色翠汤请”四绝之美誉。

A 西湖龙井; B 庐山云雾茶 ;C 铁观音; D 洞庭碧螺春。 122、西湖龙井“体型肥胖外表带茸毛色泽灰暗或暗绿”的原因(D)

A 早春气温低又早采; B 茶园遮阴; C 高温辉锅; D 外地鲜叶在龙井产地炒制。 123、洞庭碧螺春香气青香持久带(B)

A 兰花香; B 花果香; C 栗香; D 甜香。 124、茶叶含水量在(A)下较耐贮藏。 A 3-5%; B 6%; C 9%; D 12%。

125、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

A 吸湿性; B 吸附性; C 陈化性; D 光化反应。 126、色泽浑暗事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主要原因是(A) A 现采现制; B 干燥温度较高,时间短; C选用大叶种鲜叶; D 炒制多杨抖。 127、茶汤“起釉”的原因是(A)

A 泡茶用水含有Fe; B 茶叶茸毛含量多; C 灰尘含量多; D 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128、在(A)以下,茶叶褐变现象不会发生,经一年贮存仍保持原有色泽。 A 0℃ B 5℃ C 10℃ D 15℃ 129、茶叶“回潮”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

A 吸附性 B 吸湿性 C 陈化性 D 光化反应 130、审评名优绿茶,宜用(A)用茶量 A 3g B 4g C 5g D 7g 131、西湖龙井宜采用(A)方式

A 上投法 B 中投法 C 下投法 D随意 132、“南风火”天气会使茶叶香气(B)

A 青气 B 香气淡飘 C 日晒味 D 闷黄味

133、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 A 轻晒轻摇,发酵稍轻 B 轻晒重摇,发酵稍轻 C 重晒轻摇,发酵充分 D 重晒重摇,发酵充分 134、下列(C)有碍于品茶室空气新鲜

A 增设气窗 B 落水管设盛水弯头 C 地板打蜡 D 远离实验室 135、(A)适宜纸包和纸袋装茶叶

A 灰藏法 B 抽气充氮 C 低温贮藏 D 仓库贮存

136、抽气充氮是保管茶叶较先进的方法,问小包装应用(C)包装 A 聚乙烯袋 B 聚脂聚乙烯袋 C 聚脂铝箔聚乙烯袋 D 铝箔袋 137、“西湖龙井”标准样分为(D)

7

A 特、一至三级 B 一至三级 C 一至四级 D 特一、特二、一至四级 138、外形特征“细嫩、紧直、有苗峰显”属于特珍(B)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珍眉一级

139、外形特征“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属于西湖龙井(C)级 A 特三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140、外形特征“圆结重实、光滑、墨绿光亮”属于珠茶(A)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141、茶叶做青阶段产生洪梗红叶的原因(A)

A 茶坯堆积过久,发酵过度 B 杀青叶温度过低

C 初包揉,叶子在茶巾内时间过长 D 鲜叶堆积过久,堆温过高 142、雨水青无法正常萎凋,将会产生(B)

A 香气淡飘 B 青气味 C 日晒味 D 水闷味 143、外形特征“尚圆结、色欠润”属于珠茶(B)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44、(B)名茶具有“三绿透三黄”之特色

A 黄山毛峰 B 都匀毛尖 C 望府银毫 D 临海蟠毫 145、(D)名茶品质优异,号称“下煞人香”

A 武夷肉桂 B 黄金桂 C 东方美人 D 洞庭碧螺春 146、洞庭碧螺春属于(A)类绿茶

A 长炒青 B 圆炒青 C 扁炒青 D 蒸青 147、平水珠茶属于(A)类绿茶

A 圆炒青 B 长炒青 C 扁炒青 D 晒青

148、外形特征“尚嫩、较紧结、深绿”属于蒸青绿茶(C)级 A EE级 B E级 C S级 D 一级 149、圆炒青叶底特点是(B)

A 黄绿明亮 B 深绿较壮实 C 嫩绿匀整 D 暗褐 150、西湖龙井“老火糙米色”主要原因是(C) A 早春气温低又早采 B 茶园遮荫

C 高温辉锅 D 夏秋茶转制龙井 151、茶汤呈“粉红色”的原因是(A)

A“CTC”茶加奶 B 茶汤温度下降 C 酶促氧化偏轻 D 品质较差的小叶种红茶 152、“玄米色”的炒麦香属于(D)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 附加香 153、乌龙茶具有特殊的“秋香”属于(B)

A 品种香 B 季节香 C 产地香 D 附加香 154、评茶时,工作人员在审评室(B)

A 可以自由出入 B 不宜参与评茶 C 可以高声议论 D 可以会客 155、常用“扁平光滑”描述( C )扁直平坦光洁平滑的外形。 (A)旗枪 (B)大方 (C)西湖龙井 (D)浙江龙井 156、常用“苹果绿’来描述(A)外形汤色叶底色泽。

(A)西湖龙井(B)齐山名片(C)天山绿茶(D)顾渚紫笋 157、茶汤“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 A )。 (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 (B)“CTC”茶加奶

(C)优异敬亭绿雪茶汤“雪汤” (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

8

158、茶样盘从审评要求应漆成( B )色

(A)黑色 (B)白色 (C)淡黄色 (D)淡咖啡色 159、为判断茶叶真实形状和色泽,审评室宜用( C )。 (A)氖气灯(B)碘钨灯(C)日光灯(D)紫外线灯 160、夏暑茶香气较低,应( C )提高品质。

(A)以凉代晒(B)轻晒轻摇(C)空调做青(D)当天采摘,当天制作完成 161、下列( C )会影响评茶室空气的纯净度。

(A)北面开窗,南面开门(B)油漆时用新鲜猪血上色(C)水槽落水不设盛水弯头(D)增设气窗

162、玉绿茶属于( D )类绿茶

(A)长炒青 (B) 圆炒青 (C) 扁炒青 (D)蒸青 163、西湖龙井茶属于(C )类绿茶

(A)长炒青 (B) 圆炒青 (C) 煸炒青 (D)晒青 164、为达到光线明快,审评室墙宜刷成( D )色 (A)青色 (B)绿色 (C)奶黄色 (D)白色 165、有下列( C )的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

(A)口才较差 (B)无传染病 (C)色盲 (D)容貌一般 166、根据茶汤汤色易变原则,在( C )内观察汤色较为准确 (A)3min (B)5min (C) 10min (D)15min 167、审评香气,冬天要求要快的原因是( A )

(A)温度要低 (B)环境干燥 (C)天高气爽 (D)光线较弱 168、为减少直射光对评茶的影响,评茶室宜( B )。

(A)座北向南 (B) 座南向北 (C)座东向西 (D)座西向东 169、“香兰红茶”的香荚兰香属于( D )。

(A)茶类香 (B)品种香 (C) 地域香 (D)附加香 170、西湖龙井具有特殊的清果香属于( B )。

(A)品种香 (B)季节香 (C)产地香 (D)茶类香 171、云南红茶具有特殊糖香属于( C )香。

(A)茶类香 (B)品种香 (C) 地域香 (D) )附加香 172、黄金桂如兰似桂的幽香属于( A )香。

(A)茶类香 (B)品种香 (C)产地香 (D)季节香

173、若要茶叶平衡水分保持在7%,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A )。 (A)45% (B)60% (C)70% (D)85%

174、某茶厂4-6月的销售额分别为105、110、105、115、110、120万元,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7月份的销售量为(B )。

(A)110万元 (B)115万元 (C)120万元 (D)125万元 175、( A )茶素有“青蒂绿腹红镶边”的美誉。 (A)乌龙茶 (B)红茶 (C)绿茶 (D)普洱茶 176、( C )名茶素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

(A)峨嵋竹叶青; (B)金坛雀舌; (C)洞庭碧螺春; (D)江山绿牡丹。 177、茶叶审评室设在( D )。

(A)闹市区 (B)交通要道旁 (C)娱乐场所旁; (D)城郊结合区。 178、评茶台的台面板最好不用( D )板材。

(A)柳桉 (B)檫树 (C)乌桕 (D)油松。

9

179、审评杯宜要选用( A ).

(A)细腻白瓷杯 (B)青花瓷杯 (C)紫砂杯 (D)玻璃杯 180、汤色审评,茶汤正常色区别( A )。

(A)明亮晦暗浑浊 (B)色度亮度浑浊度 (C)浅淡深浅 (D)金黄橙黄清黄。

181、经市场调查,发现自己单位的系列产品中缺乏高档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应采用( B )策略。

(A)主次结合策略 (B)产品扩充策略 (C)产品特殊策略 (D)商标扩展策略。 182、随着照明度增加,视觉疲劳下降,照明度在( B )以下效果最佳。 (A)370勒克 (B)1200勒克 (C)1300勒克 (D)1500勒克。 183、下列( D )与作为评茶员的条件无关。

(A)嗅觉神经 (B)色盲 (C)慢性传染病 (D)容貌端庄。 184、冬天评茶,汤色易变的原因是( A )。

(A)天气变冷 (B)空气清新 (C)环境干燥 (D)较少噪声 185、适合嗅香气的温度是( B )。

(A)30 (B)45--55 (C)55--60 (D)60以上。

186、在以桶一原料为基础,根据消费者特点在产品开发上可采用( C )策略。

(A)同一产品多能化 (B)名优产品多样化 (C)产品系列化 (D)产品特殊化。 187、某茶厂从1996-2000年茶叶的销售量分别为8.97t、8.36t、8.13t、.9.98t、8.7t,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2001年销售量为( C )。

(A)8.15t (B)8.52t (C)8.83 (D)9.01 188、汤色审评,主要从( A )三方面评比。

(A)2-3秒 (B)4-5秒 (C)5-6秒 (D)10秒以上。 189、汤色审评,主要从( B )三方面评比。

(A)正常色、劣变公、陈变色 (B)色度、亮度、浑浊度; (C)明度、晦度、浑浊度 (D)金黄、橙黄、清黄。

190、经市场调查,得知一些消费者对仙饮乌龙茶有特殊要求,为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应采用( C )策略,

(A)主次结合策略 (B)产品扩充策略 (C)产品特殊策略 (D)商标扩展策略。 191、为保持评茶室干燥,可以( C )。

(A)地板打蜡(B)不能使用除湿机 (C)地板用多空板架空地板 (D)透光窗下种植乔木树种。 192、主评未评出优次时,副评( A )。

(A)不宜穿插参与评茶 (B) 邀请第三者复评 (C) 与主评评议 (D) 主持评茶。 193、为满足消费者对彻夜名、特、犹新产品的需求,应采用( A )策略。 (A)名优产品多样化(B)产品系列化 (C)同一产品多能化 (D)产品组分策略。

194、某茶厂2002年预测销售铁观音50t,湿机销售55t,试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3年的销售量是( B )。

(A)50t (B) 54.5t (C) 55t (D) 56t 195、( B )名茶具有“一早二奇”和“透天香”之美誉。 (A)铁观音 (B) 黄金桂 (C) 肉桂 (D) 白牡丹。 二、判断题

(√ )1、名优绿茶要取得嫩绿汤色,鲜叶嫩度以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为宜。 (√ )2、凡干湿评略有烟气,尝滋味又尝不出来的应为正品茶。 (√ )3、日晒气较重的茶叶(乌龙茶),评定等级后,按次级给价。 (√ )4、夏秋季采制的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无本质上的差别。

10

(√ )5、乌龙茶的审评侧重内质的香气、滋味。

(√ )6、乌龙茶品质审评,若内质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降级处理。 (√ )7、品质较差的秀眉称为“三角片”。

(√ )8、根据外形抖筛紧门规格, 屯绿三四级为8孔。 (√ )9、眉茶精制圆身路工艺流程以做贡熙为主。

(√ )10、绿毛茶精制,通过抖筛后的长毛茶茶坯做珍眉花色。 (х )11、汤色深浅、亮暗是新茶与陈茶区别的主要标志。 (х )12、茶汤色泽与叶绿素密切相关。 (√ )13、白毫银针白毫披露,“银装素裹”是品质优异的特征。 (√ )14、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 )15、根据茶叶品质审评结果判定原则,若几项品质因子得分合计-3分则评为不合格。 (х )16、名茶就是萌发早,能在市场上“抢新”的茶叶。 (√ )17、花茶的品质以香味为主,以浓郁鲜灵为上品。

(√ )18、乌龙茶内质得分高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然后再与外形加权确定等级。 (х)19、香气高低是区别铁观音与色种的主要标志。

(х)20、梅占外形壮大结实、香气特异与铁观音相似,品质没有多大差别。

(√)1、日晒气较重的茶叶(乌龙茶),评定等级后,按次级给价。 (х)2、拼合时,铁观音可与黄金桂拼配,提高品质。 (√)3. 贡熙是长炒青中分离出的圆形茶。

(х)4. 绿毛茶精制,通过抖筛后的圆形茶茶胚做特珍或珍眉花色。 (√)5. 名茶就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珍品。

(х)6. 糖类物质含量的高低是鲜叶老嫩的标志又可作为辨别真假茶的依据。 (х)7. 品质优异的本山可以与同等的铁观音给价。 (√)8. 决定茶汤色择的主体成分的物质是茶多酚。

(√)9. 西湖龙井外形光、扁、平、直是品质优异的特征。 (√)10. 根据外形抖筛紧门规格,祁红一级为11-12孔。

(√)11. 名优绿茶要取得优异品质,以芽叶全长2-2.5cm的鲜叶为宜。

(√)12. “糙米色”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也是品质超群的一个重要标志。 (√)13. 乌龙茶品质审评,若内质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降级处理。 (√)14. 根据茶叶品质审评结果的判定原则,任一品质因子评为-3分应为不合格。 (√)15. 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

(х)16、职业道德是从道义上衡量本职工作,而职业责任则以从工作任务上来确定它的内容。

(х)17、乌龙茶品质审评,若外形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降级处理。 (х)18、名茶就是萌发早,能在市场上“抢新”的茶叶。。 (√)19、学者贵於行之,而不贵於知之。

(√)20、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T)4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T)42、茶汤色泽与水密切相关。

(F)43、叶基部有“一点红”的龙井43比龙井群体成品茶品质优异。 (F)44、质检审评,货样相符的,应评为标准级。

(T)45、眉茶精制本身路,在紧门抖出的珍眉头子茶用来做贡熙。

11

(F)46、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F )47、岗位职责是指劳动岗位的职能与上岗职工所担负的责任。 (F)48、名茶就是萌发早,能在市场上“抢新”的茶叶。

(T )49、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F )50、茶叶越嫩越好,嫩茶就是名。

二、操作技能模拟试卷(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评茶员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

一、工具、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准备针对一组(1—5名)考生而言,鉴定所(站)应根据考生人数确定具体数量。 序号 一 1 2 3 4 名称 设备、工具 干平台 湿平台 审评盘 审评杯 型号与规格 1.5*0.5-0.6*0.9-1.0m 1.5*0.5-0.6*0.9-1.0m 白色塑料或木质,23*23*3cm 单位 台 台 块 数量 1 1 10 各5 备注 分组考核时,可供1组(1—5名)考生考核 乌龙茶审评杯 瓷质钟形 容量110ml 块 l绿茶审评杯,圆柱形瓷杯,容量150m; 广口白色瓷碗,容量120ml,200m; 白色瓷杯 白色瓷碗 白色搪瓷盘 方形20*20*3cm,长方形15*20*3cm或自定 红色塑料桶,或自定 18mm铝壶或水手泡或自定 2kw 黑色塑料桶,或自定 感量0.5g 时钟或自定 铁观音 一至五级 色种 一至五级 铁观音 一至五级 色种 一至五级 黄金桂毛茶 一等 品质特征明显 铁观音毛茶 二等 品质特征明显 1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 17 18 19 20 21 22 审评碗 茶匙 品茗杯 网匙 汤碗 叶底盘 水桶 烧水壶 电炉 吐茶筒 托盘天平 计算器 材料 毛茶标准样 毛茶标准样 精茶标准样 精茶标准样 样品1 样品2 块 支 块 支 块 块 个 个 个 个 台 个 套 套 套 套 g g 各5 10 5 1 1 10 1 1 1 1 1 1 1 1 1 250 250

23 24 25 26 三 27 28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样品6 考评员用品 圆珠笔 稿纸 黄山毛峰毛茶 一等 品质特征明显 铁观音精茶 一级 品质特征明显 碧螺春精茶 特级 品质特征明显 色种精茶 一级 品质特征明显 红色或自定 A4或B5或自定 g g g g 支 张 250 250 250 250 1 10

1、考场面积为60㎡,设有10个考位,每个考位有一个工作台,每个工作台的右上角贴有考号。评茶室内设有10个审评台(干、湿评台各1台)。考场采光良好,光线不足采用照明补充,保证工作面照度干看台不少于1000lx,湿评台不少于750lx。

2、考场应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无环境干扰。

3、考场内应设有三相电源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和消防器材,符合环保、安全、消防等基本要求。 4、考前由考务管理员检查考场各考位应准备的器材、用具是否齐全,所用考号是否有遗漏。 三、人员要求

1、理论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1:20 2、技能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 1: 10 四、其他

本试卷总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不包括准备时间)。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品茶员操技能考核试卷

题1:样品接收和评茶准备 考核要求: 一、样品接收

1. 根据来样特征分清品类,并确定所用的标准。

2. 根据茶叶陈化变质原理,提出不同特征样品保鲜的方法(填在记录表的备注栏内)。 3. 能进行茶叶质量的咨询,根据茶叶品质提出初制加工工艺技术指导性的改进进意见。 将意见填入记录表中。 二、评茶准备

1、按照评茶室的基本条件的标准,根据气候、人体状况。做好审评室内色调、采光、噪音、温湿度等指标的调节和控制。

2、做好评茶环境、设施、器皿的准备和保养及指导工作。 3、做好标准样及相应文字标准。 三、考核注意事项

(1)满分20分,考核时间20分钟。 (2)正确使用器皿。 (3)安全文明操作 题2:名优茶品质审评 考核要求:

1、 熟悉乌龙茶、名优绿茶外形各品质因子和不同级别品质特征,评定名优茶的品质,指出

外形中存在的品质弊端。

2、 能熟悉掌握湿评内质的操作要领和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名优茶审批方法,评定名优茶的品

质。

3、 熟悉使用评茶术语描述相关考核样茶品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4、 能按不同茶类审批方法的差异设计品质记录表(或在记录表品质审评栏内填上不同茶类

因子的项目) 5、 考核注意事项

( 1) 满分40分,考核时间50分钟。 (2)正确使用评茶器具 (3)安全文明卫生 题3:名优茶品质综合判定

13

考核要求:

1、 记录汇总 对照标准样运用评茶计分方法(百分比)对考核样(名优茶及两大茶类精茶)

各品质因子进行评比计分和汇总计算品质水平总分。 2、 根据品质水平总分对考核样毛茶进行定级定等。

3、 根据考核样精茶品质水平总分,应用七档制法判定原则考核样精茶品质水平与标准样或

成交样的差距,误差在1/2各级别以内。

4、 填写记录表,将结果计算及判定的情况填入表中 5、 考核注意事项

( 1) 满分40分,考核时间20分钟。

(2)正确使用记录表,文字表述符合规范。 (3)安全文明。

表 G-3 茶 叶 品 质 审 评 记 录 表 职业 评茶员 等级 高级 专业技能 名优茶感官品质审评 茶 叶 感 官 品 质 审 评 样品来源 编号 品名 号 品类 数量 形状 1 2 3 4 5 6 适用标准代号 来样时间 年 月 日 备 注 比 照 标 准 样 或 成 交 样 外 形 色泽 整碎 净度 内 质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审评结论 品质水平 等级 咨询指 导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评茶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工作单位 考生 准考证 题号 一 二 成绩 题1:样品接收和评茶准备 序号 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三 配分 合计 扣分 得分 14

样品 接收 1 2 评茶准备 1、 根据来样特征分清品类,并确定所用的标准。 2、 根据茶类的不同特性保管好样品,咋感官审评期间品质不变。 咨询1、 能进行茶叶质量咨指导 询。 2、 能帮助客服找出茶叶品质不足之处,并提出指导性改进意见 评茶1、 评茶室光线、色调、环境、温度湿度调节和参设备考样准备工作; 的准2、 根据不同茶类配置备 茶具;技能熟练 标准样的准备 分类保管 1、 熟悉茶类品质特征,做好分类,错误一个品类扣1分; 2、 提出样品保鲜方法,错误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3 1、 懂得茶叶品质形成与初制 加工技术的关系,提供咨 询。不够准确每条扣1分; 2 2、 指导性改进意见合理,欠妥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1、 不懂得评茶环境对审评准备性的影响,没有做好评茶准备工作扣3分; 2、 配具不合理扣3分 10 1、 熟悉相关茶类加工1、 对茶类标准样不熟悉每个和市场销售质量水扣2分; 平。 2、 没做好标准样和相应文字2、 根据来样结合市场标准,缺一项扣2分 水平,准备实物标准样和相应文字标准。 合 计 考评员(签字) 5 备注 20 年 月 日

题2:名优茶品质审评 序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号 1 干看外形 1、 熟悉乌龙茶、名优绿茶外形各品质因子。 2、 掌握两大茶类和不同级别品质特征。 3、 能根据名优茶外形特殊的品质要求,评定形状、色泽各品质因子。 4、 指出相关茶类外形中存在的品质弊端。 评分标准 配分 扣分 得分 1、 一个茶类不熟悉扣2分。 15 2、 只懂得一个茶类扣5分。一个等级不懂扣2分。 3、 不懂得名优绿茶的品质特点扣5分。不懂得评定方法扣5分。 4、 不懂得分析相关茶类外形中存在的品质弊端扣5分。扣完为止。 15

2 湿评内质 1、 能熟悉掌握湿评内质的操作要领和不同个体样品的内质评定。 2、 能掌握评定两大茶类内质各因子。 3、 掌握两大茶类不同级别内质特征。 4、 掌握名优茶审评方法,评定名优茶的品质。 5、 掌握名优茶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的品质要求。 1、 熟悉使用评茶术语描述相关考核样茶类品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 能按不同茶类审评方法的差异设计品质记录表。 安全文明卫生 1、 操作技能欠熟练扣5分。 15 2、 不懂得内质审评一个茶类扣3分。 3、 不懂得不同级别内质特征。一个茶类扣3分;一个级别扣1分。 4、 不懂得名优茶审评方法扣5分。 5、 不懂得名优茶内质各因子特征品质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1、 评茶术语合乎相应茶类要求,10 错的一个扣1分:合乎茶类要求但不准确,一个扣1分。 2、 不懂得设计记录表,扣5分。扣完为止。 1、 操作失误,损坏器具扣1分。 2、 文明卫生,考完无整理扣1分。 合计 考评员(签字) 40 3 品质记录 4 安全卫生 备注 年 月 日

题3:名优茶品质综合判定 序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号 1 记录汇总 1、 能综合评定两大茶类毛茶外形、内质各因子。 2、 对照标准样运用评茶计分方法(七档制评分法)对考核样(两大茶类精茶)各品质因子进行评比计分和汇总计算品质水平总分。 3、 能按百分法对名优茶各品质因子进行计分。 1、 能对照标准样,对考核样(两大茶类)毛茶进行定级定等。误差不超过±1个等。 2、 根据考核样精茶品质水平总分,应用七档制法判定原则判定考核样检查品质水平与标准样或成交样的差距(高于或低于),误差在1/2各级以内。 评分标准 配分 20 扣分 得分 1、 一个茶类不熟悉扣5分。 2、 不懂得利用百分法评茶计分扣5分。 3、 一个因子错误扣1分,品质水平总分错误一个扣5分。 4、 不懂得按百分法对名优绿茶品质进行评比计分扣5分。扣完为止。 1、 一个茶类评定错的一个扣5分。 2、 不懂得应用七档制法判定原则,扣5分; 3、 判定错误一个考核样扣5分。 4、 误差超过1/2各级一个扣5分。扣完为止。 2 结果计算及判定 20 16

备 注 合 计 考评员(签字) 40 年 月 日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