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

来源:好土汽车网
转基因 艮口口口  的法律规制 ◆王健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转基因技术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倍受争议,在科学还不能完的保障将处于一种或然性的状态。因此,若三四十年后转基因食 全判断转基因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时,转基因食品已经通过商业化品的潜在危险才凸显,消费者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此时请求损害 运作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转基因食品背后的巨大经济赔偿难度大,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利益及潜在的风险面前,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合理规制。从转基因食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品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梳 (一)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法》 理我国当前转基因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指出不足,并在最后借鉴国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和日本都有比较完善的转基因食品安 外立法经验对相关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全管理法律体系,它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采用的是专门立法,取得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 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可以尝试制定一部《转基因食品安全 法》,明确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将分散 转基因食品安全基本问题 在各法律法规中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内容整合,减少法规间和 转基因食品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给我 执法上的冲突,终结法律体系上的混乱状态。 们来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对生态环 (二)整合监管职能 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隐患以及社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与日 合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配能够带来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当 俱增的关注,说明现阶段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法律规制的研究 前国内转基因食品安全执法效果不佳的问题面前,更应当对我国 探讨非常重要,也相当必要。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三)完善转基因食品检测制度 (一)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权和知情权的需要。 完善转基因食品检测制度,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一 首先,统一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第二,所采用的检测标准应 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能有切实、有效的保障。在当前的科技水平 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第三,应尽快制定新品种的检测标准,尽可能 未能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时候,知情权则凸显了其重要的 地囊括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品 地位。在食品交易的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信息的 种,弥补我国在对某些转基因品种加工成的食品进行转基因检测 掌握量是不对等的。消费者往往难以根据食品的外在获知上述信 中检测标准领域的空白。 息,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最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大可能 (四)实行可追踪制度 买到自己不愿意接受的食品。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法律规制 可参考借鉴欧盟的做法,建立转基因食品追踪制度,赋予每一 非常必要。 种转基因食品独特的标识号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建立档案用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于记录上一个环节的供货者和下一环节的购买者的身份信息,并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保护环境 以书面形式向下一环节的购买者说明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将 不仅能促进人类的生存繁衍,更是生活质量的保障。如果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食品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污染了环境,那么同样会对人类的身体健 (五)实行非转基因身份认证 康带来威胁。 对非转基因食品的认证,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之不足 也符合欧盟等国家转基因食品法规的要求,有利于我国食品特别 (一)专门立法缺失 是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我国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带来了 五、结语 质的飞跃。《食品安全法》第101条的相关规定意味着我国转基因 作为一个新生类事物,转基因食品一直面对着许多争议的声 食品安全的立法层次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下可 音。基因工程好与坏与否,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将其控制在自己 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不过,《食品安全法》并未将转基因食品 能把握的程度,让转基因食品能够真正的为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 和传统食品做区别对待,可以说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的转基因食 发展服务。只有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商业化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品安全法律。 对其进行合理引导,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带来的 (二)多头监管 损害结果,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进行了梳理,明确 基于中国国情,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应持“严格管理下并鼓励其 了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及其职责范围,确立了“分段监管”的监管 发展”的立场,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例,进行适当的法律移植,并将 体制,力图做到无缝监管。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执法状况一 外来法律的本土化。通过不断探索,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将 直不容乐观。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正是执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得以完善,转基因食品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一、之一。 (三)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不健全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标识制度,不再采用列举方式规 定转基因标识的内容,而采用概括规定的方式,并删除了对转基因 食品致敏性标识的规定。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所构建转基 因食品标识制度仍显粗略,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四)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大部分消费者排斥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其担心转基因食 品会存在安全性风险。尽管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和《民通意 见》第175条的规定,在存在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法院可以延长这 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但是这将有赖于法院的自由裁量,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Clive James.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1)3:2. [2]刘旭霞、周锦培、刘鱼.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动力、压力、阻力探 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5. [3]胡天龙.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J].中国经济报告,2014(1). 『4]侯大军,李洪军.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J].四川食品 与发酵,2007(5):25. [5]沈宙孝.转基因之争[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8.82. [6]刘旭霞、李洁瑜、朱鹏.突欧日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分析及示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 掺 4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