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居民消费率亟待提升

来源:好土汽车网
浙江经济ZHEJlANG ECONOMY 10 FEBRUARY 2010 Analysis I解析 居民消费率亟待提升 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表明经济总量中用于居民消费的部分相对减 少,广大居民没能从经济发展中分享到更多的成果 自2O世纪9O年代以来,浙江居民消 费率变动大致呈现出一条“L”型的曲线: 由1990年的超过50%快速下降至1995 年的不足35%之后,除个别年份外,基本 维持在35%以下的较低水平,2008年更是 下降到了31.62%的历史低位。这一水平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甚 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居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消费需求的 缓慢增长,从根本上制约了总需求的扩 大,也导致了浙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失 衡。其一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1 990年浙 江投资迎来了高峰期,并在1993年超过 居民消费率,之后一直保持着平均l2个 百分点的差距。较高的投资率在工业化、 城市化推进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 造成浙江发展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其二 是内需与外需的失衡。居民消费率持续 走低的现实客观上推动了浙江企业加大 对外部市场的寻求,造成浙江经济增长 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目前外贸依 存度已超过65%,使自身受国际市场需求 波动的风险不断加大。其三是经济增长 与改善民生的失衡。居民消费率持续走 低表明经济总量中用于居民消费的部分 相对减少,广大居民没能从经济发展中 分享到更多的成果,这不仅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 不利于稳定居民的社会心态,调动和发 挥劳动者的积极性。 目前,改变居民消费率偏低这一经济 发展中的“短板”,加快形成以内需为主的 8 发展模式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但知易行 难,扩大浙江居民消费仍面临着诸多障 碍。首先,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制约了发 展观念的转变。在以GDP增长为各级政府 考核“硬杠杠”的情况下,要改变长期来形 成的刚性的、适应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 增长的发展观念,转而发展消费型经济, 却非易事。其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削弱了消费的基础。虽然浙江城乡居民 收入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但增长速度绝大多数年份低于全省同期 经济发展速度。同时,由于分配制度的缺 陷,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且持续 下降,直接制约了居民消费基础的充实。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居民 消费倾向。浙江社会保障体系还尚未达 到全民覆盖的程度,同时保障水平也尚 未达到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的程度。而居 民个人负担的支出范围则急剧扩大,进 步影响了居民消费倾向。第四,过高的 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动辄 上百万元的购房支出,不但引致居民即 时消费能力的全面下降,还导致居民未 来消费能力的日渐萎缩,中产阶层纷纷 沦为“房奴”。 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浙江经济持久 增长的可靠保证,要采取措施扭转居民 消费率长期走低的态势,推动实现经济 增长动力的顺利转换。从战略上,提高对 扩大居民消费的认识。2009年底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各级 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把提高居民 >)文/汪燕 1990年以来浙江居民消费率与投资率比较 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消费率作为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重要突破口,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 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从体制上, 为扩大居民消费改善环境。当前扩大居 民消费还需要加快一些关键领域的改 革,特别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 借鉴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国民收入 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深化户籍制度改 革,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公 共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加对教育、医 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支出, 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居民消费 需求的扩大。从政策举措上,为提高居民 消费率创造条件。一方面实施积极的收 入政策i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 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罗斯福新政 的成功经验,利用当前扩大内需的良 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 地降低居民风险预期,促进即期消费。 同时,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和 促进消费结构加快从“吃、穿、用”向 “住、行、娱”升级。嘎 (供稿: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