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
作者 曾存钢 指导老师:李钟麟教授
摘要:建设廉政文化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永州廉政文化资源丰富,以舜文化、柳文化、理文化、孝德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廉政文化颇具永州地方特色。永州已形成舜帝“道德为先”、柳宗元“民生为本”、周敦颐“廉洁为上”、陶铸“无私为民”和新田孝德文明、上甘棠村的“忠孝廉节”等廉政文化主题基地。深挖廉政文化资源,发挥永州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化优势,有助于推进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永州廉政文化的建设研究对于传承永州传统文明,发展、繁荣永州地方文化,实现文化的再生功能具有巨大助推作用;对于形成永州特色廉政文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永州反腐倡廉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对策;意义
十八大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广泛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动体现,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举措。[1]近年来,永州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和发展廉政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反腐教育和文化强市战略。经过多年艰辛探索,我市先后创建了舜帝陵、柳子庙、周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新田孝文化公园、上甘棠村“忠孝廉节”等六位一体具有永州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引起了强烈
的社会反响。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廉政理论研究和创新,为建设廉政文明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利于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地方政治文明;有利于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和创新传统文明,实现文化强市战略;有利于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和谐永州。
一、永州特色廉政文化的概述
作为湖南四大历史名城之一的永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这个璀璨的文化资源宝库中蕴含着丰富而独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一般认为,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总和,是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2]笔者认为,所谓永州特色廉政文化是根植于永州悠久的廉政历史传统,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状况所衍生出来的,并由相应时代的廉政名人提炼到思想层面或在廉政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道德思想、“一切轻君而重民”的民本思想、“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操守、“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革命情怀,连同这些廉政名人所留下的文物古迹,以及永州历代人民所传承的“百善孝为先”的孝德文明、“忠孝廉节”道德品质,它们绝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永州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面貌(因为有些作品并非在永州所作,所写内容也与永州无关,只是它的作者为永州人而已,所以就不能对当时永州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集中反映了历代永州人民对于廉政行为和廉政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期待,是永州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然而,在新的历史时代,尤其在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任务面前,永州廉政文化又具有新的功能。
(一)舜帝陵——道德为先
位于九嶷山的舜帝陵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是中华民族尊祖祭舜的圣地。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德文化以“德为先,重教化”为灵魂,是中华传统道德文明的源头,它包含了“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言必称尧舜”、“帅天下以仁”、“人皆可以为舜帝”等内容,是一种忍辱负重的自我牺牲精神,爱亲护民的博爱精神,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舜帝主持国事,公正治理,积极推行“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和五常之教而天下大治,为世人所颂扬。《史记·五帝本纪》曰:“德自舜明”。舜德文化是中国和谐社会之源。通过祭拜舜帝,让民众了解舜帝事迹,有助于弘扬“道德为先”的道德品质和“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对于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方略,能起到积极作用。道德为先也是官德的典范,有利于纠正官场不正之风,形成为官有德,为政行德,以德修身的良好政治风气。
(二)柳子庙——民生为本
柳子庙,是永州人民纪念唐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因此,可以说“永州”这一称谓因柳宗元始而闻名。柳宗元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历史上崭新的“君权人授”和“民主吏仆”的民生理论和“一切轻君而重民”的民本思想。[3]“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他反对“君权神授”,强调统治者要重视老百姓,施行仁政,发展生产;主张“官为民役,民可黜官”,为官的目的在于“利民”和“养民”。柳宗元清廉勤政,廉洁奉公的政治品质为后世称颂,他的民生思想放在今天来说实质就是为官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利,走群众路线。柳子庙廉政文化主题的建设,有利于宣传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廉政思想,对于构建官民和谐的社会关系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周敦颐故里——廉洁为上
周敦颐,永州道县人,宋代理学始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廉洁文化的奠基人,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表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和廉洁精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廉政思想。其思想的廉政内涵,主要体现在立“诚”以修身,守“洁”以处世,奉“公”以为政,求“仁”以爱民等方面。[4]这些内涵对于当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它启示了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党性,坚定信念;始终洁身自爱,廉洁自律;始终诚信为官,廉洁奉公;始终坚持原则,为民用权;始终端正立场,以人为本。
(四)陶铸纪念馆——无私为民
党和国家著名的领导人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终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过客匆匆六十年,无需悲痛写诗笺。全球沐浴东风里,万紫千红死亦欢。”表达了伟人陶铸大无畏的乐观主义革命情怀。他在《松树的风格》中写到“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体现了他无私为民的奉献精神。陶铸的廉政思想主要表现为:克己自律,率先垂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勤政廉政,高风亮节。[5]陶铸同志的廉政风范不仅是对儒家“官为民役”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是革命年代红色经典文化中做人民公仆理念的生动体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对其思想的真实写照。深刻挖掘陶铸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新田孝德文明
“百善孝为先,孝乃百行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要内容。有着“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荣誉称号的新田县大力弘扬宣传中华孝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新田人民崇尚孝道美德的良好道德品质。相传舜帝的孝德文化感化了新田先民,先民从此由野蛮走向文明。清嘉庆十七年新田县志专列《节孝篇》,记载了新田人民行孝、节孝的人物传记和民俗传统。长冲村鹤山书院院训对联“状元宰相由斯进步,孝子忠臣在此出身”,龙家大院家训门联“进得其门孝悌忠信,出由是户元亨利贞”,是新田孝楹联文化的杰作。“一代廉吏”王鼎铭、“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抗日名将郑作民等行孝感人故事,更是新田人民上忠国家,下孝父母的杰出代表。弘扬孝道文化,传递孝心、孝义和孝德,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上甘棠村——忠孝廉节
上甘棠村是湖南省千年古村落之一,至今已有124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忠孝廉节”之乡。早在宋朝时,村里就建有“养濂学院”、“濂溪学院”,“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是上甘棠千年古村的文化内核。村里的寿萱亭“慈悲佛母他字歌”中,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乐于助人,谦恭礼让,和睦邻里”廉洁格言;月坡亭摩崖石刻,有文天祥书写的“忠孝廉节”。 [6]为传承宝贵的民间廉洁文化,现已建成了湖南省唯一的村级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以上甘棠村的“甘棠八景”为依托,通过景情相融的形式,把旅游观光与廉政文化结合起来,作为民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有利于加强基层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村民邻里关系。
当然,永州廉政文化不仅指这六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所承载的廉政文化。“永州是一本书”,永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舜文化、柳文化、草书文化、理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碑文化、古稻作文化、陶文化等永州特有的文化品牌,堪称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影响海内外。永州廉政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多彩,除已建设的廉文化教育基地外,如“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马列先驱李达、革命英雄唐生智、气势恢宏的浯溪碑林等名人
名作也能体现或蕴含深刻的廉政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和利用。
二、永州廉政文化的特色
永州廉政文化产生和形成,得益于永州独特的地理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风情,和名人辈出。永州廉政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是中华文明之源,由特定气候地貌承载,与民俗文化渗透,与红色文化合拍。
(一)中华文明之源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永州是舜德文化的发源地,《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在九嶷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据史籍考证,舜帝南巡曾驻足新田教化先民以孝。舜治理永州,推行“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渊源,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永州是舜德文化的产生地,自然是中华文化的滥觞之地。“道德为先”教化永州先民,使永州从野蛮走向了文明。九嶷山是舜德文化的藏经之所,每年一度的祭舜大典吸引海内外游客,这种独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具有唯一性和专属性。
周敦颐不仅是理学文化的鼻祖,湖湘文化的先驱,而且还是中国廉洁文化的奠基人。因此可以说,永州是中国廉洁文化的源头。周敦颐的理学开启了儒学新生,他“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其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他的廉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从《爱莲说》可以提炼出其重德治、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的廉政内涵,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由特定的气候地貌承载
永州位于湖南西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南岭北麓,地形复杂,山地交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温暖湿润。多高山,多岩洞,多石碑,这是独特的地质地貌对永州的天然馈赠,也是对永州廉政文化的抒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首先,对于舜德文化的藏经之所——九嶷山,峰峦叠嶂,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90多处,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是因舜帝崩于九嶷山而建舜帝陵。由此,秀美的自然景观,加上浓厚的人文景观,给整座山增添了灵气。这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组合,既承载了舜帝当年治理永州时对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被世代传颂,又可以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对游客进行“道德为先”观念的教育。
其次,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反映了永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蛇的生存和繁衍。柳宗元借助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甘愿冒生命危险去抓捕毒蛇的自述,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税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鲜活真实的事例为柳宗元的创造提供了生动素材,为其廉政思想的表露提供了现实基础。
再次,永州石碑众多,碑文化源远流长。最壮观的当属浯溪碑林,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悠长,拔地高耸,蔚为壮观,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天下文人骚客竞相来此刻字题诗。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碑,文奇、字奇、石奇,被尊为国宝。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
年,享誉海内外。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东风》诗碑,《踏莎行》词碑树立于浯溪吾台南面山麓,又为浯溪碑林增添了新的韵味。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可堪称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石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教育题材,石碑中的道德内涵,多蕴含着“民本”、“利民”和“忠孝廉节”等道德思想,可谓刻在石头上的道德文化,需要我们悉心研究,并予以充分利用。
(三)与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重要的一脉,民俗文化相当多的内容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倡导清廉正义、鞭挞腐败邪恶。永州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比较庄重盛大的有祭舜、祭柳、行孝、赛龙舟、赏祁剧等。祭舜、祭柳是永州人民分别为了祭奠舜帝和柳宗元而每年举办的盛大活动,缅怀舜帝的道德爱民和柳宗元的德政,已成定制。行孝,新田人民非常重视孝道,每至传统行孝节日,都要祭拜先祖,并将孝老敬老作为日常生活中与长辈相处的行为规范。赛龙舟是每年端午节举行的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由群众自发组织,旨在通过赛龙舟活动,教育人们要像屈原一样爱国忧民、正道直行。赏祁剧,是祁阳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祁剧多以刻画艰苦奋斗、倡廉憎贪类型的故事为素材,祁剧《劝赌》、《为国聚财》、《村支书》,鱼鼓《娶媳妇》,小品《税官》等多个祁阳特色的地方廉政戏为百姓叫好,百看不厌。廉政文化与民俗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更能将廉政思想融入进人民的生活,使廉政思想扎根于人民的心灵。
(四)与红色文化合拍
永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朝历代,先进的永州人总是心系国家与人民。红色文化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载体。永州红色文化
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人历史内容。红六军团西征过永州留下的亲民、爱民、不扰民的光辉形象,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亲民爱民形象,制定政策不盲目追求政绩,不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无产阶级革命家李达和陶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和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北伐名将蒋先云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都是永州特色廉政文化鲜活的历史教材。
三、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带领下,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我市廉政文化建设蒸蒸日上,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色廉政文化体系已经形成。我市已打造六位一体廉政文教育基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近年来,永州市立足地方特色,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廉政素材,从地狱特色文化中提炼出勤廉元素,着力打造舜帝陵、柳子庙、周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新田孝德文明和江永县上甘棠古名居六位一体、主题突出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深刻提炼出舜帝“道德为先”、柳宗元“民生为本”、周敦颐 “廉洁为上”、陶铸“无私为民”、新田“中国孝德文化之乡”、上甘棠村“忠孝廉节”廉政主题,建立了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开通了专门的廉政教育网站,形成了具有永州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这一系列站位高,立意远,谋划细,推进实的举措,不仅构成了永州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书写了绚丽的一笔。[8]目前,全市已有两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万余名师生到基地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全省各市和周边各省区先后组织人员到基地参观考察,生动反映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第二,廉政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永州廉政文化研究所取得成果主要表现在:学术研究
机构研究会的兴起,各类文化研究基地相继建立,学术交流趋于频繁,廉政作品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廉政理论不断丰富。从2000年首届舜文化研讨会在九嶷山召开,到从2005年起湖南省每年一度的公祭舜帝大典;从九嶷山舜帝陵的全面修复,到国务院批准其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在湖南科技学院揭牌,舜文化研究和开发工作方兴未艾。从2001年永州市柳学会的成立,《柳宗元研究》会刊的创办,到2002年,永州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从柳子庙被辟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晋升为国家保护单位,柳学蓬勃发展……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在永州设立调研基地,到永州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在湖南科技学院挂牌,各种廉政文化研究会的建立,形成永州廉政文化研究热的良好局面。一大批优秀的廉政文化作品纷纷涌现,如《舜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现实意义》(陈仲庚)、《柳宗元官德论》(李钟麟)、《周敦颐廉洁廉政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吴长清)、《陶铸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吴海文)等十几部作品的出版,数以百计的论文发表,形成了廉政文化研究百花齐放的态势。近年来,永州市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廉政歌曲、戏剧、书画作品的创作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廉政文化的创作中,使廉政作品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参与和创作热情。从开始研究到现在的全面深入,永州廉政文化所蕴含的廉政理论和廉政主题不断得以丰富,并赋予其时代特色,主要包括:“道德为先”中华传统道德文明、“民生为本”的执政为民理念、“廉洁为上”的官德风范、“百善孝为先”的孝德品质、“无私为民”的公仆精神、“忠孝廉节”的爱国爱民情操等。这些理论都是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效益显著。在强力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永州市又坚持从效益出发,注重发挥好廉政文化的功能,统筹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一张宣传名片,廉政文化也同样具有此功能。永州市注重廉政文化的品牌建设,大力突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好舜文化、柳文化、理文化等文化品牌,提升廉政文化的知名度,借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的境内外游客观光考察的络绎不绝,以文化品
牌带动旅游业发展,极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廉政文化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永州市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加大教育力度,并重点抓好进机关活动,抓好党员带头、领导做表率的示范作用。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提供了有效的教科书,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内容,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廉政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它的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永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推进了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提升了永州城市的魅力和形象。近年来,永州举办的廉政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廉政作品展、祭舜祭柳、阅廉文、观廉剧、唱廉歌、听廉曲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将廉政思想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本土气息增强。一个地区的文化只有突显当地的特色,才能彰显它的魅力。永州廉政文化基本上是永州土生土长的文化,尽管有些廉政名人并非永州人,他的足迹也并非仅限于永州,如舜帝、柳宗元,但他们在永州的事迹就具有鲜明的永州地域特色,因此永州廉政文化本身就具有永州泥土气息。但是,廉政文化的建设,不只是把那些属于传统的文化原封不动地搬出来,而是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新的特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永州市都非常重视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特色,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托当地资源和民俗风情,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如:新田的孝德文化,在着重开发以“孝”为主题廉文化的同时,又立足土壤富含“硒”、地下水富含“锶”的资源优势,坚持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建设集生态、环保、美食、保健、长寿于一体的“中国养生长寿之乡”,丰富孝德文化内涵。开发以“孝”为商标统一包装,推出“孝都天然富硒百草鹅”、“慈孝天然富硒大豆”等农产品。祁阳在建设廉政文化的同时,注重形式创新,从本地文化优势出发,以创新祁阳特色的地方戏为载体,创造性地将廉政元素融入戏剧中,大力编排具有祁阳地方特色的祁剧、小调、渔鼓,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形式,先后编排了祁阳小调《欢歌笑语满禾场》,祁剧《劝赌》、《村支书》,渔鼓《娶媳妇》等50多部祁阳特色的特色廉政戏,深受百姓欢迎,有力地传播
廉政文化。
成绩固然是可喜的,但是永州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
主要表现为,团体虽多却各自为战缺乏合力,内容虽广重点不够突出,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廉政教育学风不正,多流于形式;廉政教育受众面不宽等。
四、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机制,统筹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基层党风建设、反腐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坚持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到位,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二是要健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建立科学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防止走过场,做形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序进行。三是要统一宏观管理,重点突出,统筹兼顾。要从整个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大局出发,大力发展廉政文化,加快建设步伐;同时重点突出九嶷山、柳子庙、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的廉政主题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本土品牌建设;再者要重视共同发展,兼顾其他廉政文化主题的开发与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服务于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大局,实现廉政文化发展质的飞跃。
(二)深挖廉政资源,突出主题建设。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古陵、庙、塔、寺、阁、桥两千多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怀素园、浯溪碑林、瑶族祖居千家峒、“女书”等享负盛名。“荔枝碑”全系名人、名文、名字, “大唐中兴颂” 碑,文奇、字奇、石奇,被誉为国宝……永州历代名人辈出,三国时期,零陵郡的蒋琬、刘先,为名重一时的政治家,黄盖为系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隋唐时期,李郃为
今两湖两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著名的草书大师怀素。北宋史学家路振,宋朝抗金将领陈遘,博览群书的南宋文学家乐雷发等,他们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廉政内涵,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化优势,有助于推进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元素,为廉政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动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从而又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永州市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但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要借着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个大好时机,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赶超,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要吸引多方资本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可以由政府财政出资,可以向私人集资,可以与企业合资,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资金充足。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减少廉政文化建设的阻力。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这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对古永州的赞美。永州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文化只有向公众开放,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加大永州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打响品牌。发展廉政文化旅游,要注意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一条旅游链,打包推销,突出特色,凸显亮点,在承载能力限度内,大力发展旅游业。举办与廉政主题相关娱乐活动,如观廉剧、唱廉歌、行孝礼等,寓教于乐、寓廉于娱,向游客诠释廉政文化的内涵。
(五)开展“六进”活动,确保教育实效。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机关是廉政文化教育的首要对象也是廉政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因为机关多为党政官员,是反腐倡廉教育的主体,必须真抓落实,解
放思想,杜绝搞形式主义,纠正学习不正之风,大力宣扬清正廉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廉政思想,注重对党员和干部廉政实践的考核。廉政文化进企业就是要宣传诚实守信、坚持操守、遵纪守法的经营道德。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就是要重视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进校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的鲜活教材,找准人文教育与地方文化教育的结合点,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增强人文教育的亲和力。通过专题讲座和特色课堂,增加学生对地方廉政文化的理性认识。让廉政文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思想,培育一代又一代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廉政文化进家庭,就是要宣扬传统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和谐、村民和睦。
(六)坚持创新,突显时代特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创新。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根据反腐工作的需要,不断挖掘其合理内涵,推进基层廉政建设;要根据人民的需求,不断创造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形式。
五、建设永州特色廉政文化的意义
建设永州特色廉政文化是从永州当地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强市的既定政策和实际步骤,也是永州纪检监察战线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大力加强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加强廉政理论研究和创新,为建设廉政文明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永州廉政文化资源丰富,必须深入进行挖掘,并提炼出其理论精髓。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需要大批专家和学者潜心研究。目前,已经提炼出“道德为先”、“民生为本”、“廉洁为上”、“无私为民”、“百善孝为先”、“忠孝廉节”等永州廉政文化主题,丰富了永州廉政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永州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有利于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更好地挖掘廉政文化资源,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有利于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地方政治文明。腐败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消极的文化现象。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广泛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反腐败作为一场政治斗争,也要作为一场文化斗争。每一个廉政文化主题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生动感人的事迹,地方特色廉政文化是地方反腐倡廉教育的典型教材,不但有清廉的文化底蕴,而且有深厚的廉政思想根基。廉政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充分利用“民生为本”、“廉洁为上”、“无私为民”、“勤政爱民”等廉政观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促使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价值观,并积极践行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廉洁奉公的权力观,才能在复杂政治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永葆高风亮节的清廉形象。大力发展永州廉政文化,就是要用廉政准则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言行,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纠正“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笑廉不笑贪”的怪象,在全社会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导向,营造一个廉洁的社会氛围,[7]确保党的干部不变质,确保政府官员不贪腐,进而构建地方政治文明。
第三,有利于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和繁荣我市文化,实现文化强市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列入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是廉政理
念精髓,彰显的是文化的力量。大力发展和建设廉政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明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我市文化强市的既定政策。建设廉政文化,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后发赶超的必要步骤。
第四,有利于丰富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文化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廉政文化是从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就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廉政文化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介工具,弘扬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不仅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从政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借文化强市之机,大力建设廉政文化,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活动,如参观柳子庙、观廉戏、看廉剧,有助于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
第五,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和谐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真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力发展和建设廉政文化,加强永州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塑造美丽永州形象。一个政党不纯洁,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一个政府不清廉,就会引起社会混乱。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的重大课题,只要从政人员廉洁从政,依法办事,就是对和谐社会的重大贡献。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快构建和谐永州的重要保障。
六、总结
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靠创建几个廉政教育基地就能搞好的事,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文化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永州廉政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实际,依托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凸显地方魅力,突出鲜明主题,符合时代要求,要科学决策,立意高远,精心规划,重视科研,统筹开发,不断创新,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于民众,服务于永州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 迟科举,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品牌[A]廉政文化研究,2013(1)44-50.
[2]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A]山东社会科学,2010(4)164-167.
[3]李忠麟,邹小阳,柳宗元民生思想刍议[A]船山学刊,2010(3)85-87.
[4]刘湘凌,周敦颐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2010.
[5]吴海文,陶铸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80-81.
[6] ]刘文,湖南:首个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亮相,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
[7]任超逸,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法治社会,2013(19)55-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