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 2 2、作业准备情况及条件 ................................................. 2 3、工程项目作业进度安排 ............................................... 3 4、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程序方法 ......................................... 3 5、质量标准检验要求与质保措施: ....................................... 5 6、质保措施及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7 7、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 8 8、危险及紧急情况时的针对性预防和应急措施 ............................ 10 9、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 10
1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江苏盛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10KV总降变电站工程,主要包括110KV开关站、10KV配电装置及控制直流系统设备安装。控制及直流系统安装由电气专业公司负责施工。
工程量包括:二次设备室控制及直流屏及充电设备安装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 1.2 施工图、厂家技术文件名称
设计院图纸:B2191S-DO201 1.3 执行技术规范、标准
1.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1.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2002 相关部分 1.3.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 1.3.5《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各项管理制度》 1.3.6《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1.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作业准备情况及条件 2.1设备、材料加工配制情况
设备材料附件到货齐全,清点完毕、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齐全 2.2 机械、仪器、仪表、量具、主要工器具数量、标准
名称 吊车 电焊机 放电器 力矩扳手 2.3 劳动力组织
要求施工人员经过培训或经过多次实践具备一定经验的人来参加,统一指挥全面彻底的完成好此次的施工任务。
2
数量 1台 2台 1组 1套 名称 灭火器 线坠 卷尺 活扳手 数量 2个 2个 3把 10把 名称 水准仪 水平尺 磨光机 兆欧表 数量 1台 1把 2个 2块 3、工程项目作业进度安排
2012年08月01日~2012年09月05日 4、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程序方法 4.1施工技术措施:
4.1.1施工程序应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以及电力建设安全规程,严格按图纸
和
实际施工进度来确定。
4.1.2此次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地制定的《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执行,如实际与施工方案有冲突时由专工研究解决。 4.2施工程序方法: 4.2.1、基础槽钢的安装:
4.2.1.1基础槽钢必须经过除锈、校直、校平后方可进行施工。
4.2.1.2考虑成列盘组合时盘间间隙尺寸,每个间隙一般为1mm,适当延长基础槽钢的长度。
4.2.1.3基础槽钢用水平仪找平后,水平误差不得超过1mm/m,全长不能超过2mm/全长,高出抹平地面2mm,经验收合格后,用垫铁与预埋件可靠焊牢。
4.2.1.4基础槽钢用40×5镀锌扁钢焊接两点接地与电缆沟内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4.2.1.5基础槽钢刷防腐漆。 4.2.2、盘柜运输:
4.2.2.1盘柜运到现场后,安装条件具备,组织人员进行运输。
4.2.2.2首先对设备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封闭应良好,数量、型号正确。 4.2.2.3将盘运至现场之前,必须经过各方开箱验收,交接签证。
4.2.2.4检查设备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设备应齐全,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4.2.2.5盘柜搬运时应轻抬轻放,尽可能根据成列盘的安装位置的先后顺序搬运,便于及时安装。
4.2.2.6盘柜搬运时,如果有精密仪表和元件,一般应从设备上拆下运输。
4.2.2.7在用自制的运盘车运输时,应听从指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防震措施。
3
4.2.3、盘柜安装:
4.2.3.1按照施工图纸设计位置和尺寸,首先安装第一块盘,用线坠水平尺等工具检查盘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经验收,达到要求后,把底座与基础焊接牢固。
4.2.3.2按照编号顺序安装下个盘柜,靠紧第一块盘后,用线坠水平尺等工具检查盘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达到要求后,用盘间螺栓固定,把底座焊接牢固。 4.2.3.3 按顺序依次安装其他盘柜。 4.2.4、母线、引下线安装:
4.2.4.1盘柜安装完毕后进行母线、引下线安装。
4.2.4.2按顺序安装母线及引下线,两段母线搭接时应涂抹电力复合脂以使母线的接触面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 4.2.5、直流小母线安装:
4.2.5.1按照设计图纸,合理计算使用长度,核准安装位置,正确安装小母线。 4.2.5.2小母线安装牢固、接触面最好挂锡处理。
4.2.5.3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
4.2.5.4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及未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4.2.6、二次回路接线:
4.2.6.1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4.2.6.2导线与电气元件连接牢固。
4.2.6.3二次接线的端头均应套上相应的标号头。电缆两端悬挂电缆牌,标志清晰正确。 4.2.6.4二次回路接线完毕后,要进行检查,使其接线正确,工艺美观。 4.2.7.蓄电池安装: 4.2.7.1防震架安装
4.2.7.1.1参照施工图纸及厂家资料组装防震架。
4.2.7.1.2将防震架放置在土建预埋铁上,超平水平及垂直度。 4.2.7.1.3将防震架底部与预埋铁焊接固定。 4.2.7.2蓄电池开箱检查
4.2.7.2.1核对数量及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 4.2.7.2.2检查电池有无损坏,电压是否正常。 4.2.7.3蓄电池安装
4.2.7.3.1按照图纸及厂家资料将蓄电池放置于防震架上,并注明编号。
4
4.2.7.3.2电池放置平稳,摆列方向正确,排列整齐,电池间隙均匀,满足电池间连接要求。
4.2.7.3.3蓄电池组安装完毕后,按照阴、阳极性用连接板或连接线将电池按串联方式连接起来。决不能连错或反极,连接部分应涂电力复合脂。
4.2.7.3.4蓄电池端连接排等所有接触面应用砂纸或铁刷清除氧化膜和污物。 4.2.7.4蓄电池充放电:
按厂家说明书及规程要求,配合厂家完成此项工作。 5、质量标准检验要求与质保措施: 质量标准检验要求: 5.1、基础型钢安装 不直度 每米<1 mm 全长<5mm
水平度
每米<1 mm 全长<5mm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 <5 mm 基础接地点数 ≥2点
接地连接
牢固,导通良好
5.2、控制及保护屏台安装 垂直度 每米 <1 mm 水平误差
相邻两盘顶部<1 mm 成列两盘顶部<2 mm
盘面误差 相邻两盘边<1mm 成列盘面 <2 mm 盘间接缝 <1 mm
紧固件检查 完好、齐全、紧固 紧固件表面处理 镀锌
盘体接地
每段盘有两点以上明显接地
5.3、直流小母线安装 铜棒或铜管直径 ≥6 mm 安装间距 电气间隙 ≥12mm
爬电距离 ≥20mm
5
固定牢固
5.4、二次回路检查接线质量标准检验要求: 导线检查 导线外观
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
导线连接 牢固
导线端部标志
控制电缆的接引 线束绑扎松紧 导线束的固定
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备用芯预留长度 导线接引处预留长度 电气回路连接 导线芯线外观 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 紧固件配置 二次回路连接 导线端部标志 屏蔽电缆 5.5、蓄电池安装 外观检查 附件清点 正负极端处的极性 槽盖密封 容器表面清洁度 电池连接及紧固件
同一排、列蓄电池 抗震设施(有要求时) 连接条与端子连接 电池编号
电缆与蓄电池连接 电缆引出线极性标志
清晰正确、且不易脱色
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牢固 ≤2根 至最远端子处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紧固可靠
无损伤
加终端附件或搪锡
齐全、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铜制制品
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屏蔽层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
无损伤、裂纹
齐全 正确
良好
无尘土油污
完好、齐全
高低一致、排列整齐 按有关规定,牢固可靠 正确、紧固、涂复合脂
齐全、清晰 正确、紧固 正确
6
5.6、蓄电池充放电质量标准检验要求: 恒流充电 恒压充电
每个阶段的初充电时间
不大于厂家规定最大值
不大于厂家规定最大值单体电池电压≤2.4V按制造厂规定
初充电开始必须保证电源连续供电的时间 ≥25 h 恒流充电法 恒压充电法 再充电
充放电特性曲线绘制
电池电压 连续3h不变 充电电流 连续10h不变 再充电时间 30 min 与厂家特性曲线相似
6、质保措施及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1 、质保措施
6.1.1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图纸,严格按技术标准及检验要求进行施工。 6.1.2严把材料关,保证工程所用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1.3使用的机械应完好,性能符合要求。
6.1.4使用的计量器具要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应予更换,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且要放置安全不易损坏处,严禁随手乱扔。
6.1.5切割材料一律用砂轮锯或手锯,严禁使用气割。 6.1.6切割机锯口和手锯锯口一定要用半圆锉打磨掉毛刺。
6.1.7焊接过程中,接触面要全部满焊、表面光滑、且厚度不少于5mm,焊接完毕后及时清理焊渣,并加强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6.1.8施工人员要坚决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杜绝一切影响质量的工艺和手法。
6.1.9工程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杜绝上道工序不合格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1.10施工质量与经济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6.1.11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和隐蔽工程验收规定。 6.2、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2.1、标准名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1992 6.2.2、相关条款
第2.1.3条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7
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2.7条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第2.3.11条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7、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点: 1触电 2高处坠落 3高空坠落 4电、火焊烫伤及弧光伤害 5火灾、爆炸 6 碰伤、挤伤、砸伤 、烫伤 7机械伤害
8、防酸液灼伤措施
(1)、防触电措施
1.1施工中电源,应明确电压等级,回路正确接引,电源箱接地可靠,使用漏电保护器。 1.2使用电焊、电动工具应先检查设备、电缆绝缘及接地是否良好,使用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施工中相互监护,防止触电。
1.3蓄电池连接时,必须听从指挥,统一安装,戴好绝缘手套,扳手必须绝缘,连接时扳手不同时触碰电池正负极。
1.4蓄电池放电时,放电器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不触碰倒。 (2)、防高处坠落措施
2.1施工所用临时梯架、跳板应架设牢固,绑扎结实。
2.2高处作业,应扎好安全带,系在上方牢固处;高处行走,应注意通道的安全性。 2.3在梯子上施工时,梯子应架设在牢固地面,有专人监护,防止滑倒。 (3)、防物体打击措施
3.1有交叉作业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施工人员重叠交叉作业,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并且注意高空坠物的可能性,应设专人注意观察,防止坠落物体打击。
8
3.2登高作业时,所需工具应有防坠绳,防止工器具坠落伤人。 (4)、防电、火焊烫伤及弧光的防护措施
4.1使用电、火焊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正确使用。 4.2使用时,领口、袖口应扎紧,防止焊渣飞溅烫伤。 (5)、防火灾、爆炸措施
5.1使用电火焊时注意观察施工区域附近、下方是否有可燃物体,应及时清理,保证火花不接触到,以免引起火灾。
5.2使用氧、乙炔时,检查氧、乙炔气瓶阀门和表计正常,装设回火发生器,保证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8米、氧气、乙炔气瓶与割炬之间10米的安全距离,防止爆炸引起火灾。
5.3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室内严禁吸烟,设置禁烟标志,严禁穿容易引起静电服装进入蓄电池放电室内。
(6)、防碰伤、挤伤、砸伤、扎伤措施
6.1搬运蓄电池、盘柜、槽钢等设备、材料时,注意相互间的配合,防止碰伤、挤伤手脚。
6.2使用吊车时,施工人员要听从起重专业人员指挥,不胡乱指挥。
6.3使用运盘车时,施工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盘柜用大绳绑扎牢固后运输。
6.4盘柜安装时,施工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盘柜四周人员把扶住,防止盘柜倒伏伤人。 6.5现场蓄电池、盘柜包装物要及时清理,防止扎伤手脚。 (7)、防机械伤害措施
7.1使用各种工器具前,严格检查机械及绝缘情况,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7.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盲目施工及野蛮施工。 (8)、防酸液灼伤措施
8.1搬运蓄电池过程中,绳索捆扎牢固,要轻抬轻放,搬运到构架上时不许戴手套,防止滑落摔坏外壳造成酸液溢出伤人。
8.2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口罩、耐酸手套、耐酸工作服、防护眼镜、耐酸靴);并且应有医药品备用及冲洗水专用设施。 7.2文明施工措施
1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应有计划地加以控制并摆放整齐。 2施工人员应注意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废料,以保证现场的清洁。 3每日施工结束,应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9
8、危险及紧急情况时的针对性预防和应急措施
应急组织机构 组 长:狄小军 副组长: 组 员:
应急救援措施(1)性质:施工现场易发生高处坠落、触电事故。
(2)应急措施:Ⅰ、当发生事故时,组织做好人员的抢救工作,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Ⅱ、做好事故的调查、事故的处理及上报工作,事故处理完毕后恢复现场的工作。 9、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9.1施工过程主要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表
序号 主要危险点 伤害方式 1. 2. 人员伤害 3. 4. 5. 控制措施 在作业范围内,挂水平安全绳。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上下传递工具,使用工具袋。 指挥吊车,由起重工进行。 利用吊车搭设的临时支架,要搭设牢固可靠 备注 1 高空坠落、坠物 2 触电 3 蓄电池损坏 1.电源接线,由电工进行作业。 2.电源线不应有裸露,电动工具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人员伤害 3.使用电焊时,电焊线应无裸露。 4.凡接触有可能带电的设施,必须先验电,确认无电 后方可施工。 1.蓄电池要轻拿轻放 人员伤害 2.蓄电池引线连接时,要匀速旋转螺栓 9.2施工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主要环境因素分析 号 1 电弧辐射 2 边角废料及粉尘 对环境造成的影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响 身体健康 影响身体健康 污染环境 戴好防护用品 设置固定的存放场所,并由专人负责定期运至指定的排放场地 10
安 全 交 底 记 录 交底内容:见施工方案 年 月 日 交 底 内 容 及 交 底 人 签 字 接 受 交 底 人 签 字 年 月 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