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机务段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
作者:王建春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8年第09期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安全是铁路运输中永恒的主题。如何保证安全运行向安全要效益,关键在于机务段,机务段是机车的运用、维修单位,正确的运用机车是保证安全的必然前提,是司乘人员的重要职责。因此说没有一套完好的修车设备,就保证不了机车的正常维修,而有拉一套好的设备就必须有与其相互适应相互配套的系统完整的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如何建立完善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体系
机务段主要任务是为铁路运输提供良好的运输动力的供给。也就是说火车头的运用和维修任务由机务段来负责,孙吴机务段从组建至今,也不过十多年,由于历史、人员、地理位置以及隶属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铁上一些成型的管理模式我们无法完全适应,因此我们必须真对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适合我们的地铁的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孙吴机务段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概况
孙吴机务段组建至今,仅十多年从其设备及管理总体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通用设备新、专用设备旧 第二、人员新经验少 第三、设备数量多 第四、基础资料差
(二)孙吴机务段设备管理所处的阶段
纵观设备管理的发展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此阶段为设备管理的初级阶段,管理人员只凭着经验进行管理,一般的管理人员基础理论水平较低,对于设备的了解不够深入、细致,只是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二阶段为科技管理阶段:此阶段为设备管理的终级阶段,管理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对所有的使用设备性能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能真对设备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相应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且由初级阶段的设备出现后再进行修复,转变为预防为主,定期保养维修,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是从设备的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的一个质的飞跃,设备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更高,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理论水平要求更高。 第三个阶段为现代设备管理阶段一些阶段为设备管理的高级阶段,该阶段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技术理论水平,熟悉掌握各类设备的性能以及可能发现的故障。
二、设备维修技术管理体系的编制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各方面的管理都应更具科学化,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中更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其各种优势,扬长避短,制订出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要想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编制
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机务段,主要是以维修机车为主要任务,而维修机车的设备多是外购,少量自制的设备的技术资料,主要靠自身编制,所以说企业的设备维修的技术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购置设备时,除制造厂家按规定提供的技术资料外,可以从厂家购买一些必要的技术资料,当然有些厂家有些核心的技术资料是不会提供给你的,但你可以购买一些易损件的图纸等。
2、在使用过程中,按照需求向制造厂、其它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书店等购买。 3、企业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自行绘制和编制。
4、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设备档案,履历簿等相关资料,一些资料应及时填置回收,不能拖延,有些资料具有很强的时限性,必须及时收入设备档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收集、编制资料时注意事项及管理制度
1、技术资料应分类编号,它可以按照设备的分类和其它分类方法均可,原则上方便上管理,管理台帐与维修技术资料应明显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2、新购设备的随机技术资料,应及时复制,原资料存档备查,确保不破损,不丢失等。 3、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有的技术资料系统化、规范化、通用化,便于统一管理,便于查找又可节约人力。
4、技术资料应定期进行复查、清点,不断的进行充实完善。 5、设专人进行技术资料的管理,严格执行借阅手续。
6、长期不归还的资料应索还,如有破损、丢失,可适当的进行罚款。 7、建立资料的帐卡,并定期进行清点。 8、做好防火、防潮、防虫蛀等各项保管工作。
9、对于一些保密性资料,要严格借阅制度,限制借阅范围,借阅时间、地点等。
(三)设备修理用技术文件
要想对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不断的完善,必须在整理收集资料的同时,建立一整套的设备修理用技术文件,其主要用途是:
1、备维修前准备各种材料备件的依据。
2、设备维修时,工时定额和各种费用预算的依据。 3、编制设备修理作业计划时的依据。 4、指导修理人员的修理作业。 5、检查和验收设备修理质量时的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易损零件的修换依据及资料采集整理
磨损零件的修换依据与标准是指判定磨损零件是否需要修理和更换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允许磨损的极限尺寸,正确的判断零件是否需要更换,不但关系到设备的修理质量,而且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零件没有达到极限尺寸就更换,在经济上是个学浪费,而零件达到极限尺寸后继续使用,可能对整台设备的寿命有直接影响,那么零件磨损修损的依据主要应从以下六点进行考虑: 1、对设备工作精度的影响 2、对完成预定使用功能的影响 3、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对安全环境保护的影响 5、对零件强度的影响
6、零件是否达到完全报废的阶段
无论是修复还是更换,作为技术资料的采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原由的零件应进行测量有能力的应绘制出图纸将磨损后的零件尺寸标记清楚,磨损程度写明。
②对于更换或修复的零件也要进行尺寸测量并记录清楚。
③要对更换零件的安装、使用时间,安装人员及零件验收合格证收集记录清楚。 ④更换或修复安装后,要进行设备整机的验收,并详细记录清楚,最好用验收合格单,对各项性能指标逐一测试记录,采集齐全后统一归档,以做今后维修工作的依据。
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落后的管理必然导致企业的破产,作为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的管理不到位,这个企业就不会有好的效益,然而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铁路运输行业更显得尤为突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目前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而言,许多企业还是停滞在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之间,部分企业达到中级阶段,仅有少部分大型跨国集团才能达到现代设备管理。
四、应怎样做好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才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认可的无需争议的事实,然而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第一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 3、要注重全员素质的提高
企业的兴旺与发达,与全员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员素质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强,企业的设备要靠职工去操纵,每个操作者的文化水平不一样,技术能力也不一样,从而导致设备及产品状况不一样,因此说提高全员素质就是提高设备的使用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各项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