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词语解释题 4. 简析题 5. 作文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秋水》一文的哲理意义在于 A.满招损,谦受益
B.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C.民贵君轻
D.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B 2. 在《吃饭》一文中,“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
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
A.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 B.头脑高于肠胃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都与肠胃(吃饭)紧密相关 D.头脑与肠胃平等
正确答案:A 3. 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A.罗素 B.爱因斯坦 C.亨利.梭罗 D.裴多菲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罗素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项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C项亨利.梭罗是美国作家、思想家,D项裴多菲是匈牙利诗
人、革命家。答案为B。
4. 在《垓下之围》中的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主要表现了他性格上的 A.穷途末路,尚不觉悟 B.自矜武功,奋其私智
C.英勇善战,无愧“霸王”之号 D.多情多义,力不从心
正确答案:A
5. 《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采用的方法是 A.立论中补记 B.记叙中补记 C.驳论中补记 D.抒情中补记
正确答案:C
解析:文章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授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属驳论中补记。答案为C。
6. 《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C.其莳若子,其置若弃 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正确答案:D 7. 《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正确答案:C 8.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A.故居 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
D.爱尔克的灯光
正确答案:B 9. 下列《我与地坛》的语句中,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是
A.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B.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正确答案:C 10. 《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
A.叙事诗 B.爱情诗 C.民歌 D.格律诗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是就诗体而言的,B项是就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本源而言的,
D项在先秦时还没有出现。答案为B。
11. 《行路难》中表示对前途仍有信心的诗句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正确答案:C
解析:对本题所示《行路难》的诗句,应该都能弄懂其含义:A项写宴席的豪华,B项写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心情,D项用道路艰险象征人生仕途之险恶,
只有C项是以典故表明自己的希望与信念。答案为C。
12. 下列诗句,词句中“君”为作者自指的是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D.乃敢与君绝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出自《短歌行》,“君”指渴望得到的贤才;B项出自《虞美人》,是作者自问自答,“君”字是自指;C项出自《摸鱼儿》,“君”指你;D项出自《上邪》,“君”指你。答案为B。
13.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
来看,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采用经史语
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
正确答案:B 14. 《一句话》中用“霹雳”来隐喻 A.民众革命
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
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正确答案:B 15. 使《再别康桥》的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A.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B.章节整齐的建筑美 C.韵律和谐的音乐美 D.婉转优雅的语言美
正确答案:A 16. 《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是 A.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B.情感炽热,深厚,虔诚 C.语言朴实,不加雕琢 D.结构匀称,节奏明快
正确答案:A 17. 在小说的叙述中直接插入作者议论的是 A.《婴宁》 B.《哦,香雪》 C.《断魂枪》 D.《宝黛吵架》
正确答案:D 18. 《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没落保守,孤傲执著 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
正确答案:A 19. 《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 A.夹叙夹议 B.幽默风趣
C.充满激情的抒写 D.不动声色的自描
正确答案:D
20. 《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
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 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
正确答案:C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钱钟书在《吃饭》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有 A.生活中有许多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 B.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C.提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 D.倡导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E.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世风
正确答案:A,B,C,D,E 22. 《垓下之围》一文所写的项羽最后失败时的三个场面是 A.四面楚歌 B.东城“快战” C.自刎乌江
D.军壁垓下E.汉将封侯
正确答案:A,B,C 23. 下列各句中,体现苏轼适意自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有 A.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适E.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正确答案:A,D,E
解析: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B、C项是客的观点,表现苏轼思想中消极的一面;A、D、E项为苏子的观点,
表现了他适意自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答案为ADE。
24. 贺铸的词《鹧鸪天》运用的抒情手法有 A.借叙事抒情 B.借景物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比喻抒情E.借典故抒情
正确答案:A,B,C,D,E 25. 属于《金鲤鱼的百裥裙》的语言特色的有 A.平实流畅 B.深刻锐利
C.在不动声色中见深味 D.清新活泼E.华丽含蓄
正确答案:A,C
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
26. 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而走:
正确答案:曳兵而走:拖着武器逃跑。 27.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
正确答案: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28. 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参伍:
正确答案:参伍:交相错杂。 29. 先生不羞 不羞:
正确答案:不羞:不以此感到羞辱。 30.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遁:
正确答案:逆遁:预先逃跑。 31. 驼业种树 业种树:
正确答案:业种树:以种树为职业。 32.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负:
正确答案:负:依仗。 33. 在水之湄 湄:
正确答案: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34. 三十侍中郎,四十童专城居 专城居:
正确答案:专城居:出任一地的太守。 35. 江问波浪兼天涌 兼天涌:
正确答案:兼天涌:波浪滔天。
简析题每小题6分。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越。 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36. 作者为什么“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正确答案:因为作者认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作者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37. 这段话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正确答案:归纳法。先提出论点,再说明原因,再用自己的具体生活态度加
以证明论点。
38. 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演讲风格?
正确答案:体现了作者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演讲风
格。
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越。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39.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旨是:作者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人才、摧残青春、浪费
生命的批判。
40.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罪
恶和其顽固性。
41. “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问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十九年来,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些变化仅仅是服饰和语言的变化,这些仅仅是表面上的变化,而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却一直没有变,而且
仍然在起作用。
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茏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42. 这段诗句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秦罗敷的美丽的?
正确答案:这段诗句是通过秦罗敷的生活环境、采桑时的用具、妆饰、衣着
四个方面的描写和旁观者的倾倒来描写她的美貌的。
43. 这段诗句中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属于什么写作方法?
正确答案:这段诗句中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属于侧面烘
托手法。
44. 具体说明本诗段中采用的铺陈渲染方法。
正确答案:本诗段共20句,诗中用了12句,细致描写了秦罗敷的生活环境、采桑时的用具、妆饰、衣着,突出了罗敷的美貌;又用了8句,从侧面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美貌的罗敷后痴迷的情态,极度渲染了罗敷
的美貌动人。
阅读《摸鱼儿》词句,回答问题。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体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5. 本词的主旨是什么?
正确答案:本词借春愁闺怨,表达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微的担忧,
抒发报国无门、难伸壮志的苦闷和悲愤。
46.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
正确答案:“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象征南宋南渡后的局势,
政治上的阴晴风雨,断送了恢复北方山河的可能。运用了比兴手法。
47. 下片运用了哪几个典故?寓意是什么?
正确答案:下片运用的典故有汉朝陈皇后长门事、汉朝赵飞燕自杀事、唐朝杨玉环被赐死事。陈皇后暗寓自己年华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愤激;玉环、飞燕
之事警告权贵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题。 母令与少女同寝止。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邻女少妇,争承迎之。母择吉为之合卺,而终恐为鬼物。窃于日中窥之,形影殊无少异。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生以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而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竞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竞日未尝有戚容。
48. 此少女性格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少女婴宁天真活泼,纯朴善良,聪明机智,又具有爱心和孝心,
对爱情无比忠贞。
49. 此少女的“笑”与“不笑”反映了什么社会主题?
正确答案:此少女的“笑”赞美了人类自然天性的美好,从“笑”到“不笑”披露了人类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类
自然美好天性的扼杀。
50. 文中“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文中“花”的描写有类比象征作用。花是婴宁的爱好,百花始终陪衬在她的周围,花的美象征婴宁品质的美,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起了有力
的烘托。
简析题本大题30分。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一段话,请以《认识自己》为题,写一篇短文,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认识自己,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彻底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认识自己并且在人生战场中运筹帷幄,是人生的大智慧。 认识你自己是每一个人一生所难以回避的问题,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是准确,你选择正确道路的可能性就越大。你选择的道路越是正确,你取得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正确答案:
解析: (1)题目分析:这是一个给材料命题作文。所给材料阐释了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提出了认识自己的标准——“彻底”、“准确”。“彻底”就是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更要看清自己的缺点和劣势;“准确”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主观努力,也要全面看清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国家、社会、家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要把缺点和劣势、不利因素的程度估计足,从而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客观、准确地选择自己的道路,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2)本题写作要求:文体:议论为宜。 内容:要求考生先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然后对自己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总结自己十几年的人生道路,重新认识、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3)应对提示:写“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是重点,重点是对自己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总结自己十几年的人生道路,重新认识、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
注意事项:不要空讲道理,要认真准确地分析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