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我觉得《超越自我》就是这样的一剂良药!
教育孩子于家于国都是一件大事,我们作为父母,肩负着这样一副重担,所以常常不得不“投医问药”。
前一段看了刘墉的《超越自我》这本书,幡然醒悟。
这本书分为超越自我 ——创造自我——肯定自我三部分,既是写给孩子们的,也是写给所有做父母的。
作者以书信的方式,殷切的叮咛,教育孩子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如何对待纷杂的社会,如何去爱别人,如何接受别人的爱……作为父母,我们也从中领悟到一些育人的方法。
其中“迟到大王”“玩物丧志”“天才是什么”的篇章,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无数个相同的“你”,看到了一个父亲的殷殷深情,也看到了隐藏在可怜天下父母心之下的无数个“小我”。
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做不到心静如水,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正是有了爱,让我们觉得理直气壮,以爱的名义行不屑之举,违背了爱的初衷和本真!
在此文中一段,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共大家分享。(书中引用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的片段)
儿子对父亲吼:你为什么生我?
父亲:我不晓得!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
父亲:不晓得生下的是你!
剧中的父亲是又爱又恨,有种让人沧然而泪下的感觉,这就是爱,就是执着,也就是无怨无悔!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你可以怨我们把近视遗传给你,怨我们不是亿万富翁,怨我们不可理喻!但,你无法怨我们是你的父母,如同我们绝不怨生下你一般!
再来看看现实版《战斗士》!呵呵!
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是想存心气死我呀!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生你!
战士:那又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你的错,那是我们错啦?难道生你还生错了?
战士:妈!你这是强词夺理!
我:养不教是我们的错!教你不听还是我们的错!我发现我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生你!
呵呵!现实中的我是多么的恨铁不成钢,蛮不讲理还有推卸责任之嫌,如此的我是多么的面目可憎!
生活与戏剧如出一辙,它提醒我们:父母和儿女无从选择,生他不是居功,得他应该感恩!
面对孩子的观念,在做父母的应该超越自己!让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超越他们自己!要做到些,我们要从看清我们自己开始!客服自身的弱点,创造自己的个人风格,从而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本真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