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见的注音是:ㄑ一ㄥˇㄐ一ㄢˋ。
请见的拼音是:qǐng jiàn。结构是:请(左右结构)见(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请求接见。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相见。请﹐敬辞。邀请会见。引证解释是:⒈请求接见。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⒉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引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⒊相见。请,敬辞。引《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⒋邀请会见。引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网络解释是:请见'。7、汉语大词典是:(1).请求接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笺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3).相见。请,敬辞。《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4).邀请会见。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8、国语辞典是:求见。9、辞典修订版是: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10、英语是:vide、request an audience、ask for an interview。1其他释义是:1.请求接见。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3.相见。请﹐敬辞。4.邀请会见。
请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请见详细内容】
⒈请求接见。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⒉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引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⒊相见。请,敬辞。引《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⒋邀请会见。引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
二、综合释义
请求接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相见。请,敬辞。《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邀请会见。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请见[qǐngjiàn]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
三、国语辞典
求见。
四、其他释义
1.请求接见。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3.相见。请﹐敬辞。4.邀请会见。
五、关于请见的词语
敬请见谅 请见 见请 见取见 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六、关于请见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