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相关词语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拒虎後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拼音是: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词语解释是:⒈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前门拒虎,后门进狼[qiánménjùhǔ,hòuménjìnláng]⒈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基础解释是:比喻刚除去一害,另一祸害又紧跟而至或乘隙而入。引证解释是:⒈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引: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⒈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引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网友释义是:解释: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7、出处是: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8、其他释义是: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详细内容】
比喻刚除去一害,另一祸害又紧跟而至或乘隙而入。
二、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引: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⒈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引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三、汉语大词典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美货而至中国者亦不少也,不于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四、出处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五、关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反义词
六、关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造句
1、到时候,若是某些人包藏祸心,那岂不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2、不会吧,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悲催的吴子玉被迫放下前线作战指挥权,赶紧返回汉口部署迎敌。
3、一旦我们和朝庭斗的筋疲力尽,就无法对付沙俄,弄得不好,怕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呵!
4、此刻左风的头皮都有些疼起来,现在的情况真的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拼命向着雁城方向突围,还有一个就是冒险向天屏山内部冲。
5、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这一番话语,明明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却被刘璋当作了金玉良言。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