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一般不可延长,最长期限为六个月。监视居住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并在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时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期间不能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并且解除监视居住时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限应折抵刑期,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一日,二日折抵拘役或有期徒刑一日。
法律分析
一、监视居住可以延长吗监视居住是由谁决定的
1、监视居住一般不可以延长;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监视居住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的。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为多久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拓展延伸
监视居住延期申请的法律程序
监视居住延期申请的法律程序通常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定和程序。首先,申请人应向相关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延期监视居住的理由和必要性。法院将审查申请,并考虑监视居住的期限延长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和公共利益。在审查过程中,法院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据或出庭陈述。此外,法院还会考虑监视居住对申请人的影响以及社会安全因素等因素。最终,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作出决定,决定是否批准监视居住的延期申请。申请人应遵守法院的决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相关义务。这些程序和规定旨在确保监视居住延期申请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
监视居住一般不可延长,最长期限为六个月。监视居住的决定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作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监视居住的延期申请需遵循一系列法律程序,包括书面申请、理由说明、证据提供等,并由法院根据法律要求和公共利益作出决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监视居住延期申请的公正和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六章 宜 居 环 境 第六十五条 国家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引导、支持老年宜居住宅的开发,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