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区中,有一个孩子每天醒来后必须被大人抱着,晚上则哭闹不止,噪音影响到整栋楼的休息。宝妈妈一个人难以安抚,必须全家轮番抱哄,直到深夜才能安静下来。最近在小区见到这位母亲,她明显的黑眼圈,看起来疲惫不堪。提起孩子,她不停地抱怨,觉得自己上辈子可能做了错事,现在养育孩子就像在应付一个“讨债鬼”。
在一些地方,老人们常说孩子分为“报恩”和“讨债”两种。前者懂事、乖巧,后者则难以应付,让父母感到压力巨大。虽然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需求高低不同,可以分为低需求和高需求宝宝。如何区分孩子的类型?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
1. 孩子的体质差异:有些孩子体弱多病,家长需要频繁带他们看医生,这不仅耗费精力,还需承受心理压力。相对地,那些健康状况良好、很少生病的孩子,家长则省心得多。父母应关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以降低生病风险,增强体质。
2. 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的性格大多在出生时就已成型。有的孩子天生温顺,容易安抚,父母自然省心。而有些孩子活泼好动,经常制造麻烦,教育起来也较为费力。当然,孩子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个性,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应顺应孩子的天性,进行恰当的教育。那么,你家的孩子是来“报恩”还是“讨债”的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