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峯的拼音是:zhōng fēng。
中峯的结构是:中(独体结构)峯(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半山;山腰。基础解释是:半山;山腰。@@@@主峰。@@@@3.群峰之中,犹言山中。@@@@4.山名,终南山。@@@@5.山名。杭州雷峰。引证解释是:⒈半山;山腰。引北周王褒《云居寺高岭》诗:“中峯云已合,絶顶日犹晴。”唐权德舆《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峦与白云。”⒉主峰。引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峯特美好。”唐李白《望黄鹤山》诗:“四面生白云,中峯倚红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座能仁古刹正对着黑风岗的中峯。”⒊群峰之中,犹言山中。引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偶来中峯宿,閒坐见真境。”前蜀张蠙《宿山寺》诗:“中峯半夜起,忽觉有青冥。”⒋山名。终南山。引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黿桥浮少海,鵠盖上中峯。”倪瓒注:“中峯即《关中记》的中南山。”⒌山名。杭州雷峰。引宋林逋《中峰》诗:“中峯一径分,盘折上幽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雷峯者,南屏山之支脉也。穹嶐迴映,旧名中峯。”。综合释义是:宋林逋《中峰》诗:“中峯一径分,盘折上幽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雷峯者,南屏山之支脉也。穹嶐回映,旧名中峯。”、北周王褒《云居寺高岭》诗:“中峯云已合,绝顶日犹晴。”唐权德舆《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峦与白云。”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峯特美好。”唐李白《望黄鹤山》诗:“四面生白云,中峯倚红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座能仁古刹正对着黑风岗的中峯。”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偶来中峯宿,闲坐见真境。”前蜀张蠙《宿山寺》诗:“中峯半夜起,忽觉有青冥。”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峯。”倪瓒注:“中峯即《关中记》的中南山。”。
中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中峯详细内容】
半山;山腰。@@@@主峰。@@@@3.群峰之中,犹言山中。@@@@4.山名,终南山。@@@@5.山名。杭州雷峰。
二、引证解释
⒈半山;山腰。引北周王褒《云居寺高岭》诗:“中峯云已合,絶顶日犹晴。”唐权德舆《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峦与白云。”⒉主峰。引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峯特美好。”唐李白《望黄鹤山》诗:“四面生白云,中峯倚红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座能仁古刹正对着黑风岗的中峯。”⒊群峰之中,犹言山中。引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偶来中峯宿,閒坐见真境。”前蜀张蠙《宿山寺》诗:“中峯半夜起,忽觉有青冥。”⒋山名。终南山。引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黿桥浮少海,鵠盖上中峯。”倪瓒注:“中峯即《关中记》的中南山。”⒌山名。杭州雷峰。引宋林逋《中峰》诗:“中峯一径分,盘折上幽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雷峯者,南屏山之支脉也。穹嶐迴映,旧名中峯。”
三、网络解释
中峯半山;山腰。
四、综合释义
宋林逋《中峰》诗:“中峯一径分,盘折上幽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雷峯者,南屏山之支脉也。穹嶐回映,旧名中峯。”、北周王褒《云居寺高岭》诗:“中峯云已合,绝顶日犹晴。”唐权德舆《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诗:“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峦与白云。”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峯特美好。”唐李白《望黄鹤山》诗:“四面生白云,中峯倚红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座能仁古刹正对着黑风岗的中峯。”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偶来中峯宿,闲坐见真境。”前蜀张蠙《宿山寺》诗:“中峯半夜起,忽觉有青冥。”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峯。”倪瓒注:“中峯即《关中记》的中南山。”
五、关于中峯的成语
造极登峯 峯回路转 望峯息心 强中更有强中手 强中自有强中手 中看不中吃
六、关于中峯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